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学《最上乘论》之前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2 09:41:25
作者:智行

\

在下钝根,不过有几个看法和问题说出来供参考。  问题一、既然师兄想找“最上乘”,成串之贴中,为何所引之文没有一篇佛经?佛如何说“最上乘”,如何疾趣“最上乘”。若无佛言之“最上乘”,则恐怕会影响学人信心。  问题二、怎样理解论中所言“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为什么《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乃用念佛入“最上乘”,在许多其他经典里也是用念佛入“最上乘”,华严经有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之说,难以枚举。净土的经典就更不用谈了,无量寿经说念佛是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大集经谓念弥陀是无上深妙禅。这些经文和这段论的文如何取舍,或作二头揉合?  问题三、您如何理解“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有何为经文的佐证?古今念佛往生极乐者多多,是不是“免生死”?四十八愿度众生度到哪里去?  问题四、您如何理解:“守我本心则到彼岸”。若真识“本心”,则法法皆禅,念佛(持咒义同)何异“守我本心”?若未识“本心”,守个什么心?  问题五、“守心”之法中,此心与境界是相逢还是不相逢?若相逢,则佛乃诸境中之上上境,云何“守心”和“念佛”有异?若不相逢,则心境双隔,是死寂境界,是无想天人、断灭外道、或定性二乘所求,云何成“最上乘”?若再强论“心境非一非异”,则心佛亦非一非异,云何“守心”和“念佛”有异?  提这些问题供思考,主要针对文字中“守心”和“念佛”背后的意义,通常我们很容易忽略背后的意义,故误用文字。师兄觉得如何?

\

作者:智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