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0 09:39:24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向人说证果乃至罗刹来到我所,彼领解——上品不可悔罪。】这个上品不可悔,叫做破戒了。也就是说,你杀盗婬妄一旦破戒,你就有堕三恶道的可能性了。任何一个业力,只要临终被刺激出来,都会到三恶道,只要是上品不可悔罪。这个大妄语的过失有两个:第一个,是说自己证果,就是妄谈自己的果证;第二个,就是;罗剎来到我所,这是妄谈感应神通,这两个是

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向人说证果乃至罗刹来到我所,彼领解——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上品不可悔,叫做破戒了。也就是说,你杀盗婬妄一旦破戒,你就有堕三恶道的可能性了。任何一个业力,只要临终被刺激出来,都会到三恶道,只要是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大妄语的过失有两个:

第一个,是说自己证果,就是妄谈自己的果证;

第二个,就是;罗剎来到我所,这是妄谈感应神通,这两个是很严重的过失。

在《楞严经》讲到这两种过失,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妄语的严重性,它不轻于前面的杀盗婬。佛陀说,杀盗婬这三种过失,会让你未成不成。你没有成就功德,你要成就的功德,因为你犯杀盗婬,你就没办法成就了;但是大妄语戒会让你;既成必失,你本来念佛念得非常好,乃至于成就念佛三昧,你因为大妄语,你的功德一定会失掉,大妄语会让你功德成就了也会失掉。

为什么它的过失这么严重呢?《楞严经》提出两点:第一个,你讲你自己的果证,扰乱众生学佛的因缘。我们寻求佛法有两种情况: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法为师。佛陀在世时以人为主,因为佛是圆满的,佛陀怎么说,我们依教奉行,没有第二句话。

但是,一个圆满的佛陀灭度以后,就不能以人为师,要以法为师。也就是说,在末法时代的修学,法重于人。当然我们归依法,也得顺便归依人,因为法跟人分不开,佛法是赖人来弘传,但是它的重点还在法。

你今天说,你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很容易造成一种个人崇拜。本来这个人要依止海公师父修学成就,另外一个人依止忏公师父的法而成就,结果你说你是初地菩萨,这些人就全部来归依你了。每一个人过去生结的法缘不同,他跟你可能是没有法缘,但是因为你自己说的,你是一个圣人,造成一种盲目的崇拜,他本来应该法得度的,结果他失去了一个得度的机会。因为你破坏整个佛教的因缘,你把人放在法的上面。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上说,即便你是圣人,你没有打妄语,你是圣人,你也不可以宣说,因为佛陀的意思是不能强调人,每一个人都是凡夫,众生的因缘,让它自己去运作。

在禅宗里面就特别有这种情况:这个人跟临济宗有缘,他一听就开悟;这个人在临济宗里面,参了三个月没有开悟,到了曹洞宗马上开悟。同样一个道,但是善知识表达的法不同,他契他的机,过去生跟他结缘,结法缘。所以你今天宣说你个人的果证,就打乱众生一种正常的缘起,每一个人都来亲近你,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跟你有法缘,你耽误了他学佛的因缘时间。

所以佛陀规定,所有的人一旦来到末法时代,要把你的本地风光收起来。你过去生是怎么回事,通通不能讲,每个人都扮演一个正常的凡夫,靠这个法的因缘,各有各的定位。

这个地方,不能打大妄语的意思就是说,必须把法放在最高,人是在法的下面。你打大妄语,你就错乱了,你这个人崇拜多于法,这个时候佛教就乱了。这是第一个,你扰乱了众生学佛的因缘。

第二个,感应神通。这个过失更严重,你破坏众生缘起的正见。我们的离苦得乐来自于皈依法,内调妄想,外断罪业,那都是依法修学。你今天讲感应神通,让众生追求一个相,一个不可思议的相状,这个相状救不了你。我们承认你好好地修学,整个过程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相状,但这个相状只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副产品。

佛教也承认感应神通,但是重点不在这个地方,因为你有法,你才有这个功德相。你现在是舍本逐末,讲感应神通,大家打佛七时,就不专心听佛号了,就是在看,欸,佛什么时候出现?就很容易着魔。

诸位!你有法你才有相。因为他如法地去安住佛号,所以才去感应佛陀,这根本在法。你现在追求相而轻法,你这个叫做舍本逐末。所以你这个破坏整个众生的缘起正见,因为有法才有相,不是先有相再有法。

\

你先谈感应神通,刺激大家向外攀缘,糟了!大家不再注意自己的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的法,大家已经不管自己的法,就追求那个相,这个就是破坏众生缘起的正见,你把他的善根破坏了。

所以这两个过失很重。第一个,扰乱众生的学佛因缘;第二个,破坏众生内心的善根。为什么你要付出代价?你这个宣说大妄语人,你的戒定慧功德必定失掉,因为你过失太重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叫上品不可悔罪。

我们再往下看,中品罪跟下品罪,请合掌。

【向天龙鬼神说证果等,彼领解;向人说证果等,而言不了了,前人未解;向聋痴不解语者说——中品可悔罪。向不解语畜生说,发心欲言而未言——下品可悔罪。】

我们先看中品的可悔罪,这个过失比较轻。就是说,它不会马上去破坏你的善根,但是如果你不忏悔,那长时间的累积,也可能会破坏善根,这是中品。就是说,你不是针对人,你向天龙鬼神说证果等,对方理解。

\

为什么向天龙说的是同样的话,不是针对人,他的过失比较轻呢?因为这些人不是法器,他根本就很难修行,所以你这样讲,他听懂以后,反正他也不能修行,所以你也就没有所谓扰乱他的学佛因缘,也就没有所谓破坏他的正见的问题。因为他根本就没办法修行,他听你发心欲言而未言,对他有听没有听的影响不大,所以中品。

向人说证果等,但是对方没有听得很清楚,没有真实地理解,没有对他构成一种实质的伤害,这个中品;向聋痴不解语者说,他是个聋子或者是一个愚痴的众生,你讲什么他听不懂,当然这个对他的伤害就轻了,这是中品可悔罪。

我们看下品。

向畜生说那更轻了,或者你发心欲言而未言,这个就是下品可悔罪。这个责心忏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