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在家学佛切忌盲目,这些纲领要知道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41:33
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是我们学佛的纲领。  以戒律为基础  以净土为归宿  净土信仰是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净土法门是末法时期众生的对症良药。《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祖师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至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

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是我们学佛的纲领。

  以戒律为基础

\

  学佛修行证果必须修“戒、定、慧”三学。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楞严经》说“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如佛住世”。佛灭度后,应“以戒为师”。

  《涅槃经》说:“若破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虚云老和尚指出,修行的先决条件是“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印光祖师说:“律是佛法的根本。”昌臻法师说:“学佛应以学戒入手,应从持戒做起,方能振兴佛教,成就道业。”净土法门的行人,如果不守戒律,不可能具备真信切愿,更不可能老实念佛,也就不能在佛力护持下,达到念佛一心不乱的水平,因此也不可能当生往生极乐净土。

  以般若为先导

  没有般若智慧,不可能在学佛修行中有大成就。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智慧的宗教。佛法是佛陀教育众生,根除贪、嗔、痴三毒的宝剑。佛陀正法,就是智慧的妙法。如来的般若大智慧,是宇宙人生的最究竟、最科学的绝对真理。不潜心学习佛法开发般若智慧,只能是盲修瞎练,事倍功半,对佛法没有真实的受用,也很难在佛法中得到利益。

\

  以净土为归宿

  净土信仰是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净土法门是末法时期众生的对症良药。《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祖师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至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假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了生脱死,绝无企望矣。”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1997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日出...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