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善导大师判净土法门为两类:诸善万行回向愿生之【要门】、专称名号乘愿往生之【弘愿】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0 09:36:30
净宗法师: 在隋唐时代,《观经》受到教界普遍重视。因此,有很多人解释它。不过,这些解释不够透彻,也不能完全契合佛的本意,甚至错解、误解、曲解。所以,作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如说你原来是修禅的,就以你禅定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你原来是持戒的,就以你持戒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你原来是学教理的,那就以你读诵大乘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这种种的修​​行法门,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善导大
净宗法师: 在隋唐时代,《观经》受到教界普遍重视。因此,有很多人解释它。不过,这些解释不够透彻,也不能完全契合佛的本意,甚至错解、误解、曲解。所以,作

\

为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就重新解释《观经》,楷定古今对净土门的错解,同时建立净土门的规范标准。像「要门」「弘愿」,「正行」「杂行」,「正定业」「助业」等等,都属于楷定古今,以前的人从来没有说到,后来的人​​率皆依从,不依从就要走弯路、错路。如同开山修路,之前没有路,修好之后,顺着这条路走即可。我们现在来学习善导大师对净土门的判释。 善导大师的判释,是在道绰大师总判圣净二门的基础之上,在净土门之内又进一步细判,细判为两种不同的教门,一种是「要门」,一种是「弘愿」,目的是要引导一切众生由要门进入弘愿。 要门、弘愿,简单讲,诸善万行回向愿生,称为要门;专称弥陀佛名,专乘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即是弘愿。 龙树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之所以成为净土宗传承的祖师,他们对净土宗的教理都有着卓越的、里程碑式的贡献。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当中分判一切佛法有难行道与易行道,指明依据阿弥陀佛本愿称名,现生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易行道:此为后来净土判教的基础。 昙鸾大师解释易行道之所以容易,在于乘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劝我们应当乘佛愿力往生西方:这是昙鸾大师的贡献。 道绰大师系统地判明大乘佛法有圣道门与净土门,指明末法时代由于众生根机陋劣,一是「去大圣遥远」,一是「理深解微」,这样,圣道门不适宜我们修行,而劝导我们进入唯一「可通入路」的净土门。 道绰大师所指的净土门,不是诸善万行回向求生,不以此作为净土门的主旨,而是引《大经》之意说:「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作为净土门的根本核心和唯一通路;当然,也是结合了《观经》下品下生临终十念往生来解释说明的。 道绰大师的圣净分判虽然明朗,但是,还有的人会执着自己原来修持的法门,难以当下契入弥陀本愿,专修念佛。好像台阶太高了一点,一步跨不上来。 善导大师就根据《观经》的教义,把净土门分成两类:要门与弘愿,这样就很容易上来。好像一个高台,下面垫了一截,垫一截就容易上来了。 要门,是指诸善万行回

\

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如说你原来是修禅的,就以你禅定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你原来是持戒的,就以你持戒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你原来是学教理的,那就以你读诵大乘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这种种的修​​行法门,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善导大师的教判思想当中,就有一个安立——要门。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对于各宗各派的人,有一个摄受的门径。你原来学什么,可以不改变你的方法。你觉得习禅难以开悟,你想往生,可是还放不下禅修的方法,可以!你可以就地回向求生极乐,这样就顺便导入净土门。 净土门和圣道门区别在哪里?净土门就是求生西方净土,在那里成佛,再来度众生。不求往生净土,发愿在此土自力证悟,得阿罗汉、证无生忍,乃至成佛,称为圣道门。 只要把你原来所修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通通都入净土门了。入了净土门之后,再方便引导:「既然入了净土门,这里面还有优劣:有稳当的、万人修万人去的、正定之业的,有不太稳当的、往生不定的;有乘托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有和阿弥陀佛本愿不相应的……」已经进入净土门之内,再作这样的引导、劝化。慢慢根机成熟了,你就可以信入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专修念佛。 要门对内对外都有殊胜的意义:对外,对修学各宗各派的人,可以让他们方便进入净土门,「你原地修行,回向求生就可以」;对内,对已经进入净土门、求生净土的人,让他们更上一层楼,直接专修念佛,进入往生正定之业。 以上是善导大师教判的伟大贡献。 了解这些,对我们自身的修持是很有帮助的。往往修学净土门的人,互相之间也分辨不清,有的说要专修念佛,有的说要种种修行回向。到底谁的正确呢?可以讲两个都正确,都是净土门里的行法。不过,有方便,有真实。佛的真实在哪里呢?是在专称名号。当然,方便也不能少,就看他的根机。这样,都有安立,都有位置,都有方向。 大家对照自己求生净土的行法,就知道自己现在可能还没契入弘愿,还是要门,那你就要往弘愿那方面进步了。不要认为「单单念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啊?哪会那么容易?」这样是执着要门而废舍了弘愿,这是错误的。 摘自净宗法师《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相关:善导大师五正行之正行、助行、杂行,专称名号为正定业必定往生,杂修百中难得几个往生阿弥陀佛, 里程碑, 净土宗, 古今, 正定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