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6】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37:07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 二、老实念佛 (二)判别教法 1.两种胜法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二、老实念佛

(二)判别教法

1.两种胜法

\

(1)通别之判

通途特别二种不同 窃维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今以喻明: 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吾人既无立地成佛之资格,又无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之实证,若不专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则恐尽未来际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离也,可不哀哉!愿我同人,咸生正信。(增广下.近代往生传序) 净土法门,仗佛慈力;其余法门,皆须己力。 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 一为「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 二种法门,不可并论,而具足惑业之凡夫,可不慎所择哉!(增广上.覆周智茂居士书)

一仗自力一仗佛力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仗自力,非见思净尽,无由出离生死。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到岸虽同,其难易安危,奚啻天渊悬殊也。(增广下.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 净土法门,乃一切诸法归宗结顶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为如来普度众生之无上妙道,实凡圣同登觉岸之特别法门。末世众生,根机陋劣。修余法门,难得实益。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惟兹净土,全仗佛力。仗自力:须断惑证真,非最上利根,不能现生了脱。仗佛力:具真信切愿,纵最下钝根,亦可带业往生。二法相较,其难易迟速,奚啻天渊。所以十方诸佛,出广长舌以赞扬;两土圣贤,发金刚心而流布。(增广下.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

勿以通途论特别法 净土法门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也。以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种种法门,皆须修持功深,亲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若惑业未尽,则生死轮回决定莫出,纵有修持,只得世福,及作未来得度之缘种而已。此系仗自力以了生死者之难也。 净土法门,则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己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故于临命终时,即得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也。固无论惑业之有无、功夫之浅深,但具真信切愿,虽罪业深重者,尚能出此三界,登彼九莲;况戒善齐修,定慧均等者乎?此系全仗佛力,兼仗自力以了生死者,故于一代时教法门之中,名为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仗自力法门并论也。(增广下.创建菩提精舍缘起碑记)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 惟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见思烦恼,不断而断。以西方极乐世界境缘殊胜,一一皆能增长人之功德智能,绝无令人起贪瞋痴者。此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论。世有深通宗教,不信净土法门者,盖以通途教理,论特别法门也。使彼知是特别法门,则自行化他,莫敢或违矣。(三编下.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诚可谓三世诸佛之总持法门,一代时教之特别妙道也。但以法门大而摄机溥,用力少而得效速。致稍通宗教者,皆藐视之,谓为愚夫愚妇之修持法门,而不知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也。以一切法门,依戒定慧力,修到业尽情空地位,方有了生死分。业尽情空,岂易言哉?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纵令见地高深,以烦惑未断,仍旧轮回。再一受生,退者万有十千,进者亿少三四。自力之不足恃,敢矜己智,而不随顺如来誓愿摄受之道乎? 修净土法门者,但具真信切愿,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其平素所作所为,不与佛法世谊相悖。则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纵丝毫惑业未断,带业往生者,其所得,尚超过业尽情空之阿罗汉上,以种性不同故。况已断者又何待言?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合此佛法二不可思议之力,俾自心之力,得以圆显。〔此自力,与不仗佛法力之自力迥别〕固与专仗自力者,奚啻恒河沙数之天渊悬殊也。是知此之法门,不可以一切普通法门之道理论,以是特别法门故也。(三编下.思归集发刊序〔民二十八年己卯冬至前三日〕)

离则两益合则两害 净土,乃特别法门。其余,乃通途法门。离则两益,合则两害。(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净土法门,不可以《金刚经》之道理,及禅宗之道理论。各别论之则有益,混融论之则有损。以汝曾看五十三家注,或有此见,故为说破。净土法门,其大无外,等觉菩萨欲成佛果,尚须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况此下之一切菩萨及学者乎?(三编上.覆东海居士书) 若按通途教理而修,虽明心见性,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明心见性是悟,不是证。今人能悟者尚少,况能证乎?证则惑业净尽,生死之因既断,自不感生死之果矣。初果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能断尽见思二惑,而证阿罗汉果。天台示居五品,南岳示居十信。如此大士,尚自隐其本德,示居内外凡位。则证道之说,实非易易。此约通途教理,欲即生证道之难也。 若按如来所立之特别法门,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上至等觉,下至五逆十恶之流。莫不蒙佛慈力,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则悟道证道,直同拾芥,极速极易。 座下既专心念佛,于临终不曰往生,而曰可能得证道凭据到手。夫曰证道即已,何得说凭据到手?凭据到手,则不须论。凭据不到手,又将如何?观座下之语意,似是惟止念佛,不生信,不发愿求生。乃禅家以念佛作话头用者,非净土宗信愿行三并行之法也。无信愿念佛,虽较参禅看话头功德大。然自未断惑,自力不能了脱。又无信愿,不能蒙佛接引了脱。犹是仗自力之通途法门。其证道也,大非容易。且勿谓信愿求生为卑劣。华藏海会,同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为《华严》末后一着。况净土诸菩萨祖师,所有言教,皆示信愿求生。何座下自立门庭,不按佛祖之成规乎?且终日终年终身念佛之人,岂可于佛,不行礼敬?十大愿王,礼敬居首。座下一切可以不,礼佛决不可以不。若不礼佛,便难感通。何以故?以身图安逸,心之诚亦末由必致其极也。善导专修,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念至其极,则心佛外佛,一如不二。其证道也,非自力证道之所能比也。古人谓劣夫乘轮宝力,一日可以遍游四大部洲。何得以念佛之特别法门,修通途之自力观行?光虽下愚,不敢肯许。(增广上.覆法海大师书)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