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印光大师:用惭愧心来消融自我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42:25
印光大师:用惭愧心来消融自我序:真的惭愧是一种智慧的内省,从客观的自我检讨中承认错误而放下自我,当下惭愧而得清凉。惭愧是由对境生烦恼所引起的,有惭愧心的人在面对烦恼时,会依于法而检讨烦恼的因心与起处,从而看清自己的错误与无明,进而虚心地承认:“我错了,当改进,当忏悔,下次不可再犯。”依于这样的承认,心情不再自我掩饰,不会推诿过失,怨天尤人,会调柔身心,安详地准备接受一切因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因
印光大师:用惭愧心来消融自我序:真的惭愧是一种智慧的内省,从客观的自我检讨中承认错误而放下自我,当下惭愧而得清凉。惭愧是由对境生烦恼所引起的,有惭愧心的人在面对烦恼时,会依于法而检讨烦恼的因心与起处,从而看清自己的错误与无明,进而虚心地承认:“我错了,当改进,当忏悔,下次不可再犯。”依于这样的承认,心情不再自我掩饰,不会推诿过失,怨天尤人,会调柔身心,安详地准备接受一切因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因此,不再恐惧、躲闪,会清凉安乐。 戒经言:“忏悔得安乐。”师父也常说:“惭愧是向上的妙道,忏悔是更新的法门。”惭者,忏于己;愧者,悔于人。既能忏己悔人,则人格必能渐渐转为调柔,待人必能渐渐趋向真诚。所以惭愧心能出生种种善法,是修行人的法宝。----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俱舍论》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 惭 ” ,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 “ 愧 ” 。《大般涅盘经 · 梵行品》说 :“ 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 ” 所以,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

\

,知道忏悔改正。 《涅槃经》云:“ 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 ……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 ” 《佛遗教经》说:“ 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勾,能制人非法。 ” 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暇疵仍然可以去除,显得无比的庄严。古人常说: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 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而知道惭愧认错,万恶的罪人也会被接纳原谅。《佛遗教经》说,人之异于禽兽者,是因为人有羞耻心;若无羞耻心,则与诸禽兽无相异也。今日的社会,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所以做坏事面不改色,大言不惭,不怕羞耻。如《新婆沙论》云:“ 若作恶时,不羞天者是无惭;若作恶时,不耻人者是无愧。 ” 佛子,应于佛菩萨前常生惭愧及于诸天善神常生惭愧,于过去世、现在世,父母兄弟姐妹儿女亲戚冤家债主常生惭愧,于三恶道苦报众生及其所有有情众生及无情众生常生惭愧,常生惭愧,能生善法,渐能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能使无上菩提勇猛精进不复退转,是乃大惭愧心也。佛子,应常生惭愧,惭愧于诸佛菩萨,谓我从无始劫以来,曾修佛道,佛曾教我出世之法,而我并竟不能舍身受持以恢复本智,辜负佛之大恩,违背佛之大愿,还复今世,我竟仍用此坏身行于佛道,于度众生之事不能究竟,因自尚未度,何能度人焉,现时今日自己于生死大关深生忧怖畏惧之心方才自醒,方才向道,早信佛语,何至今时。而诸佛菩萨时至今时仍苦心诲我出离之法,其恩重也,所以者何,若彼时我落泥潭,大呼救命而无人来救岂不哀哉,佛为慈母常忧念我,我回头时慈母必在不远相盼,此诚为佛恩难报也,此恩即难报,我当惭愧曾违佛愿令诸佛忧念矣。印光大师开示:惭愧,是能拥护世间的二种善法:《杂阿含经》中说: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 乃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世间若无有惭、愧二法者,违越清净道,向生老病死。世间若成就惭、愧二法者,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本事经》说:“ 二白净善法,能护诸世间,令不失人天,谓断及与愧。若无此二法,都不识尊卑,秽杂似牛羊,鸡猪狗等类。由有此二法,能了别尊卑,非如牛羊等,行诸杂秽事。诸有智慧人,成就二白法,常守人天趣,终不堕三涂。 ” 惭愧是入圣初步,惭愧心是真佛弟子抱着惭愧二字,以为入圣阶梯。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然今之学者,每每专说假话,不修实行。意拟沽名邀誉以求体面,并非真实自省寡过而作是言也。此名自暴自弃,名大妄语,名不知惭愧。若非此等,则为圣贤之徒。若带此气,则是下流坯,乃法之罪人,佛之逆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直心直行,方与佛合。生惭愧之法 修行之要,敬为第一,人能主敬存诚,则一切凡情无由而起,本具圣智自然发现,凡一切人我是非,无明贡高,以及懒惰懈怠,因循委靡之习气,皆悉消灭。而况恭对三宝,披陈往罪,则惭愧恐惧之心,希圣希贤之念,如饥如渴,油然而生。上慕诸圣,下重己灵,痛念我与诸佛,同一心性,彼何以圆证三觉,我何以久轮六道。从兹改往修来,返迷归悟。譬如摩尼宝珠,堕于圊厕,直下取出,屡次洗濯,俾复本净。待至净极,则悬之高幢,必能随意雨宝。 作狂作圣,只在罔念克念而已。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

\

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久,则坏念头自然不起矣。意业一净,身口亦随之而净。印光大师开示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之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南无阿弥陀佛印光大师开示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成语名称以耳为目成语拼音yǐ ěr wéi mù成语...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