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印光大师:只教用功法 莫炫己境界(文白对照)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35:17
只教用功法 莫炫己境界译文 收到你的来信以及《自知录》一书,知道居士和诸位居士仰慕道法之心,相当真切。可惜的是未能了解修行的风范、规则,于是把凭空的胡说八道虚妄地当作极其珍贵的宝物,而想要流通《自知录》这部书,以企望人人都能得到该书作者的感应境界。却不知书中全是引人入于魔网,可恶之极的魔话。 去年初夏,上海罗济同居士得到这本书,平版石印了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想要普遍传扬,请济同寄给印光一包《自知

只教用功法 莫炫己境界

译文

收到你的来信以及《自知录》一书,知道居士和诸位居士仰慕道法之心,相当真切。可惜的是未能了解修行的风范、规则,于是把凭空的胡说八道虚妄地当作极其珍贵的宝物,而想要流通《自知录》这部书,以企望人人都能得到该书作者的感应境界。却不知书中全是引人入于魔网,可恶之极的魔话。 去年初夏,上海罗济同居士得到这本书,平版石印了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想要普遍传扬,请济同寄给印光一包《自知录》。桂樵又写信给印光,请印光检视此书或者有功于人,希望为之提倡。又想要印光给此书写序言,希望能够广远传扬。印光读后,不胜惊异。就将寄来的书,全部都寄给桂樵,并写信极其陈述该书的祸害。因为初学佛人都不在一心至诚忆念上下功夫,而常常想要得到好境界。倘若一看到该书,于是就不去按照作者胡女士的真实用功上学,而专想要见到胡女士所说的好境界。用急切、狂妄之心,常常作这种想念,必定会引起过去世的怨家债主,显现他所思慕的圣境,等到一见到这种境界,心生大欢喜,怨家随即附体,其人就会丧心病狂,那么就连佛对他也无可奈何了。 胡女士书中所说的境界,印光也不能说都是她自己捏造出来的,然而也不敢说全部属实。为什么呢?她果然得到这样的圣境界,岂有不明白这种说法会误导初学的道理?请你和罗济同说,从今后切不可再印行送人。剩余的书,应当全部烧毁,以消灭祸根。 桂樵之后未满一个月,杭州王谋凤居士又看到此书,不胜欢喜。也平版石印了千本,又寄给印光,请为之证明鉴定,于是写信一并书寄来。印光就把和丁桂樵所说的大概意思回复他,王谋凤方才停止印行。他又把印光的信,刊登在佛学周刊中,诸位为什么未见到呢? 去年秋天,问济同该书可施送完了没有,他说还有二、三百本不敢送人,打算烧掉。印光赞叹烧了功德无量无边。今年夏天到上海,济同由北京回来,打听到胡女士的底细。才知道她人很聪明,而烦恼相当重。住在极乐庵,稍不如意,就开口骂人。她得的是吐血病,不久就死了。死时不知是因为吐血与否,也未能知道死时的境界如何。而她的文笔,也并没有书中的文笔流畅,这是四川的一个居士所代作的,这个人印光知道,不想说他的名字而已。今年六月,湖南有一位居士,曾经在极乐庵住过,对于这个情况所说和罗济同无异。可见他们只想要欺世盗名,而不考虑引人入魔网之祸。唉,让人痛惜啊。 诸位要想得到实际利益,应当遵照佛菩萨、祖师所说的来修行,绝对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古大德教人,只给人说用功的方法,谁将自己所见的境界,说出来给人听?远公大师是莲宗初祖,直到临终时见到佛,才和徒弟们说:我已经三次看到西方三圣,现在又看到,我要往生了。如果说到远公的修行境界,高超于胡女士,何止天渊之别。岂只是三次看到圣相,其他没有一点好境界吗?然而如果心空境寂之时,又有哪里什么境界?所谓心和佛相应,心和佛就都不存在了,生、住、异、灭等四相不存在,过现未三心不可得。无念而常念,虽然念而完全没有能念、所念的想法,和所念的佛。到这里还有什么境界?如果能够念到这样的功夫,何妨西方净土境界,彻底彰显。然而由于念到极处,心佛双亡,所以于这里更能得到念佛的深益。决不至于生大欢喜心,错认消息,以至于着魔发狂。倘若未能念到一心不乱,心中却念念想到得好境界。如果好境界现前,必定会受到祸害。《楞严经》说:“见到各种圣境,如果不以自己已经证得圣果想还好,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成圣道了,就会受到魔的侵袭而发狂。”这个尚且不是浮躁、虚妄之心所感招的魔境,而一生欢喜心,以为证得圣道,便成了魔王孙子。何况最初就是以魔心所招感的魔境作为圣境呢?请熟读《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就能够拣取法则有处所,招感魔事没因由。

原文

\

接手书,及自知录,知居士与诸公慕道之心,至真且切。惜乎未知修行之懿范,遂将凭空妄造之胡说巴道,当作至宝,(指自知录)而欲流通,以企人人皆得此境。而不知其为引人入魔,至极可恶之魔话也。去年初夏,上海罗济同居士得此录,石印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欲为广布,令济同寄光一包。而桂樵自己作书与光,祈光视其不至误人,则为详批。又祈作序,以期广传。光阅之,不胜惊异。即将原寄之书,完全寄与桂樵,极陈此书之祸。以初心人率皆不在一心至诚忆念上用功,而常欲见好境界。倘一见此书,不去按胡女士之真实用功上学,专欲同胡女士见好境界。以急切之狂妄心,常作此念。必至引起宿世怨家,为彼现彼所慕之境。及乎一见此境,生大欢喜,怨家随即附体,其人即丧心病狂,佛亦不奈何彼矣。胡女士之所说,光亦不可直谓妄造,然亦不敢谓为实而无伪。何以故,彼果得到此种境界,岂有不知此说误人之理。祈与罗济同说,从今切勿再行送人。所余之书,当付丙丁,以灭祸胎。未及一月,杭州王谋凤又得之,不胜欢喜。亦石印千本,有令寄光证鉴者,因修函并书寄来。光即将与丁桂樵所说之大意复之,王谋凤方始停印。而以光之信,登於佛学周刊中,诸位何未之见。去秋至沪,问及济同,已散完否,云尚有二三百本,不敢散,拟烧之。光赞其烧之功德无量无边。今夏至沪,济同由京回,打听胡女士之实底。方知其人颇聪明,而烦恼甚重。住於极乐庵,稍不如意,即行骂人。後得吐血病,不久即死。死时不知是因吐血与否,亦未知其境界如何。而其人之文字,亦无此通畅。此系四川一居士所造,其人光知,不欲说名耳。六月有湖南一居士,曾在极乐庵住过,所说与罗济同无异。可见彼等唯欲欺世盗名,而不计及引人入魔之祸。呜呼痛哉。 诸位欲得实益,当按佛菩萨祖师所说而修,决得真实利益。古德教人,只为人说用功法。谁将自己所见境界,搬出来示人。远公大师为莲宗初祖,至临终时见佛,方与门人言,我已三睹圣相,今得再见,吾其往生矣。若论远公身份,高於胡女士,何止天渊之隔。岂惟三睹圣相,别无一点好境界乎。然若到心空境寂时,又何境界之有。所云心佛相应,心佛双亡。四相不存,三心叵得。无念而常念,即念而了无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此处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净境,彻底全彰。然由念寂情亡,故於此更能得益。决不至生大欢喜,误认消息,以致着魔发狂。倘未到一心时,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现,决定受祸。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尚非燥妄心所感之魔境,而一生欢喜,谓为证圣,便成魔子。况最初即以,魔心所感之魔境为圣乎。祈熟读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则取法有地,着魔无由矣。——《文钞》之《复李少垣居士书二》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