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印光大师关于心经,大般若经的开示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6 09:40:08
大般若广约佛法众生法,以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此经略约心法,以明佛法众生法。文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无不毕具。以约摄博,了诸法之本。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诸佛究竟证得,故其功德力用,彻底全彰。凡夫全体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于六尘境,起贪嗔痴,造杀盗淫。因惑造业,因业感苦。惑业苦三,互相引发。因因果果,相续不断。经尘
般若广约佛法众生法,以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此经略约心法,以明佛法众生法。文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无不毕具。以约摄博,了

\

无遗义。若约而言之,则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复为全经枢纽。再约而言之,只一照字,便可法法圆彰,法法圆泯。彰泯俱寂,一真彻露。诚可谓如来之心印,大藏之纲宗,九法界之指南,大般若之关键,义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
(正)心经浅解序 ◎以下论心性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

\

诸法之本。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诸佛究竟证得,故其功德力用,彻底全彰。凡夫全体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于六尘境,起贪嗔痴,造杀盗淫。因惑造业,因业感苦。惑业苦三,互相引发。因因果果,相续不断。经尘点劫,长受轮回。纵欲出离,末由也已。喻如暗室触宝,不但不得受用,反致被彼损伤。迷心逐境,背觉合尘,亦复如是。如来悯之,为说妙法。令其返妄归真,复本心性。初则即妄穷真,次则全妄即真。如风息波澄,日暖冰泮,即波冰以成水。波冰与水,原非二物。当其未澄未泮之前,校彼既澄既泮之后,体性了无二致,相用实大悬殊。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若唯仗性德,不事修德,则尽未来际,永作徒具佛性,无所恃怙之众生矣。故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夫五蕴者,全体即是真如妙心。但由一向迷背,遂成幻妄之相。妄相既成,一真即昧。一真既昧,诸苦俱集。如风动则全水成波,天寒则即柔成刚。照以甚深般若,则了知迷真成妄,全妄即真。如风息日暖,复还水之本体耳。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妄情所现。若离妄情,则当体全空。以故四大咸失本性,六根悉可互用,所以菩萨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眼根作耳根佛事,耳根作眼根佛事。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水火不能焦濡,虚空随意行住。境无自性,悉随心转。故楞严云:若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乃照见五蕴皆空之实效也。归者归投、归还,即返照回光,复本心性之义。然欲返照回光复本心性,非先归心三宝,依教奉行不可。既能归心三宝,依教奉行,自可复本心源,彻证佛性。既得复本心源,彻证佛性,方知自心至宝,在迷不减,在悟不增。但以顺法性故,则得受用。违法性故,反受损伤。而利害天渊迥别
耳。(正)归心堂跋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成语名称以能问于不能,...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成语名称以耳代目成语拼音yǐ ěr dài mù成语...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