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十种因统摄诸法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6 09:35:52
十种因统摄诸法◎一切法有十种因,说真因相摄一切因,若生死、若解脱,若善、若不善,若内、若外,若众生、若非众生。 何等为十?一者、流布因,二者、从因,三者、作因,四者、摄因,五者、增长因,六者、转因,七者、不共因,八者、共因,九者、害因,十者、不害因。 一、流布因者,所谓诸法因名得其体相。得体相故,故可宣说,是名流布因。 二、如因手取(物)因足涉路,因身而有去、来、坐、卧,是名从因。 三、如从子得果

十种因统摄诸法◎一切法有十种因,说真因相摄一切因,若生死、若解脱,若善、若不善,若内、若外,若众生、若非众生。 何等为十?一者、流布因,二者、从因,三者、作因,四者、摄因,五者、增长因,六者、转因,七者、不共因,八者、共因,九者、害因,十者、不害因。 一、流布因者,所谓诸法因名得其体相。得体相故,故可宣说,是名流布因。 二、如因手取(物)因足涉路,因身而有去、来、坐、卧,是名从因。 三、如从子得果,是名作因。 四、离子从余而得果者,是名摄因。 五、子灭芽生,从芽得果,名增长因。 六、如从子生谷,因谷生子,是名转因。 七、随种得果,名不共因。 八、如地、水、火、风,名为共因。 九、犯四重禁,怨害善法,是名害因。 十、若不犯者,是名不害因。

◎害因有五: 一者、声害,二者、生害,三者、不共住害,四者、怨害,五者、定害。 一、声害者,犹如世论,初说善好,后说不善;又复害者,如说诸法一切无常,犹如虚空,说一切常,谓生、老、死。是名声害。 二、生害者,如说无因而能生果,有因无果。三、不共住害者,犹如明暗、贪恚、苦乐。 四、怨害者,如蛇、鼠、狼、马与水牛,如狸与鼠。 五、定害者,如不净观除贪,慈心院瞋,悲除害心,八圣道分除一切结。

◎复有二因:一者、真实因,二者、方便因。真实因者,所谓种子;方便因者,如余外缘。

\

◎方便因者有四种缘:一者、因缘,二者、次第缘,三者、缘缘,四者、增上缘。因缘者,诸法生因。增上缘者,谓方便因。次第缘、缘缘者,谓心、心数法。是名四缘。

◎如是十因,云何出生一切世法及出世法?云何断生死?云何不断生死? 一、如世间中种种谷子,为增长命有种种名,所谓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粳粮、胡麻等,是名流布因。 二、因于饥渴无气力故,为除是患,身得力故,求大、小麦乃至胡麻,因于美食,心生贪着。生贪着心故,方便求索,是名从因。 三、如彼种子生相似果,是名作因。 四、如彼地、水、火、风、粪土、人功等,是名摄因。 五、从子增长乃至于果,是名增长因。 六、如子生果,从果复生因(果),是名转因。 七、如麦生麦,豆自生豆,是名不共因。 八、如离子已从余生果,是名共因。 九、如子遇雹,火烧,鸟食,是名害因。 十、离雹、火、鸟名不害因。以是义故,是十种因出生世法及出世法。

◎十种因出生世法──十二因缘所有名相。 一、谓无明因缘行,行因缘识,识因缘名色,名色因缘六入,六入因缘触,触因缘受,受因缘爱,爱因缘取,取因缘有,有因缘生,生因缘老、死、忧悲、愁恼、大苦聚集,是名流布因。 二、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为贪恚故,不断十二因缘,是名从因。 三、现在爱、取未来无明,是名作因。现在有,未来行,是名作因。现在识,未来生,是名作因。现在名色、六入、触、受,未来生、老、死,是名作因。 四、不近善友,不乐听法,不思惟义,不如法住,以此四事摄取无明乃至生、老、死,是名摄因。 五、因恶业故,增长无明乃至老死,是名增长因。 六、无明三种,谓下、中、上,下为中因, 中为上因,乃至老、死,是名转因。 七、有无明堕地狱,有无明堕畜生,有无明堕饿鬼,是名不共因。 八、一切众生平等共有十二因缘,是名共因。 九、无明因缘故无具足性,不与如来共生一国,远离善友,不得闻法,不思惟义,不如法住,不得修集三十七品,是名害因。 十、除无明故,性得具足;性具足故,得与如来共生一国,亲近善友,得闻正法,思惟正义,如法而住,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不害因。以是义故,是十种因出生世法。

\

◎云何十因生出世法? 一、若说三十七品名相、菩提名相,乃至涅槃名相,名流布因。 二、因四念处得四正勤,因四正勤得如意足,因如意足得五根,因五根得五力,因五力得七觉分,因七觉分得八圣道,因八圣道得涅槃,是名从因。 (一)无明灭故诸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灭,老、死灭故得涅槃,是名从因。 (二)性具足故修三十七品,修三十七品故得涅槃,是名从因。 三、性具足故乃至三十七品能生菩提,是名作因。 四、亲近善友,至心闻法,思惟其义,如法而住,调伏诸根,修八圣道,是名摄因。 五、三十七品能为二种涅槃之因,是名转因。 六、具声闻性得声闻果,具缘觉性得缘觉果,具佛性故得无上道,是名不共因。 七、如是三人悉共修集三十七品,是名共因。 八、性不具足,生处八难,不闻正法,是名害因。 九、坏害因故得闻正法,名不害因。 十、修集八圣道因缘故,得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得佛菩提,是(名)增长因。

◎是十种因出生世法、出世之法。如是二法各有三世,所谓过去、未来、现在。若有说言离是十因更有因者,无有是处。

◎云何名果?果有五种: 一者、报果,二者、余果,三者、解脱果,四者、现作果,五者、增上果。 一、不善之法得三恶报,有漏善法得人、天果,是名报果。 二、以造恶故乐为恶业,以修善故乐修善业,是名余果。 三、修八圣道远离烦恼,名解脱果。凡夫修道虽离烦恼不名解脱果。何以故?非毕竟故。 四、若人现世种种方便役力得财,是名现作果。 五、眼根、眼识乃至意法、意识,名增上果。

◎菩萨摩诃萨以知因果,增长作力,修集于道,知不作、不受作、不失果。(以上内容整理自《菩萨善戒经.菩萨地菩提力性品第九》)

◎云何菩萨七种精进? 一、与欲俱行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数于无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愿随长养故。 二、平等相应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令随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不染污心、亦不缠心;由此精进,能令菩萨于诸善法等习而住。 三、胜进精进: 谓诸菩萨,若为随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染心、缠心;为断如是诸烦恼故,精进勇猛、如灭头然。 四、勤求精进: 谓诸菩萨,勇猛勤求一切明处无厌倦故。 五、修学精进: 谓诸菩萨,于所学法如应如宜,普于一切法随法行能成办故。 六、利他精进: 谓诸菩萨所有精进,于如前说十一种相,应知其相。 七、善护精进: 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若有所犯如法悔除。《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精进品第十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