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然佛性是同,而众生心相,万有不齐。或有信受,或有背驰者,何也。须知众生虽皆在迷,由宿因现缘不同,以致发生逆顺二种现相耳。佛性如种子,宿因如播种,现...
○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和,无不率从。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
(一)一句弥陀妙难量 凡圣同依证真常 但愿此法广流布 穷尽三际遍十方 如来说法,众生得度,难易迟速,大有差殊,是以圆音顿演,机熟者即证菩提,一雨普润,根小者但长分寸,由是顿渐偏圆,...
广文钞卷二与泉州大同放生会书增广文钞卷二复冯不疚居士书(节录) 增广文钞卷二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增广文钞卷二金陵三汊河法云寺放生池疏 增广文钞卷三重刻安士全书序...
沈去疾著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自公元前二年传入中土,千百年来历经数十代高僧、居士、信众的虔诚弘扬,形成了今天这样以大乘精神为特色的中国佛教。在漫长的时间迁移及地域变更过程中...
沈去疾著跋 一 释弘法 印光大师深通内外教典,著作等身,化被中外。本弥陀之宏愿,修势至之法门,以现前一念笃实之修持,卓然自立而广立一切人等,世人尊之为莲宗十三祖,是至道隆德,众...
人生世间,数十年光阴,瞬息即过。若或虚度,则欲再得此光阴,决无可得之时。人之成败,全在幼时。幼时若已空过,若至二十岁时,已经失其机会。汝父母俱以余为师。余于汝,颇存希望成一真正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