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儒家“君子”理想的当代考察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22-10-26 09:11:31
儒家“君子”理想的当代考察作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一词几乎凝聚了所有传统美德,自古及今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任何理想人格都仅仅体现了时代对人的要求,都不可避免带有时
儒家“君子”理想的当代考察 作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一词几乎凝聚了所有传统美德,自古及今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任何理想人格都仅仅体现了时代对人的要求,都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的发展往往对人提出新的要求,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一传统理想人格,儒家“君子”理想虽然不乏现代价值,但并不完全契合现代标准。



儒家的“君子”理想

关于儒家的起源,冯友兰先生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所谓儒,是一种有知识有学问之专家,他们散在民间,以为人教书相礼为生。”这就是说,殷周之际贵族政治崩坏,一些宫廷中的“有知识有学问之专家”失去原先的工作,他们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靠出卖知识谋生,这就是最初的“儒”。由此可见,最初的“儒”是一种讨生活的职业。

“儒”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技能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但孔子强调的是“儒”的人格修养,他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作为一个儒者,首先应该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学养深厚、德行高洁的“君子”,而不应该满足于一技之长混饭吃,这是孔子对“儒”的期望。孔子指出了“君子儒”是儒者们努力的方向,这也意味着“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关于“君子”必须兼具的素质,《论语·雍也》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具体明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此处的“文”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而与“文”相对的“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在孔子看来,个人不通过文化教养检点自己,有可能流于“任性”的“野”,因此,仅仅拥有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不够的。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强调内在道德品质是君子不能欠缺的素质,儒者只有不断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君子。因为“克己”“自省”是成就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功夫,所以“儒”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不断地“反求诸己”。然而,“君子”仅仅以个人的道德修养见著于世是远远不够的,故而儒学除了“修己”的一面还必须有“治人”的一面。换句话说,君子之道并不囿于成就自我的“安身立命”,同时不能忽视拯救天下的实践活动。所以说,儒家对君子既具有内在的德性要求,又具有外在的功业要求,这就是后世熟知的“内圣外王”之道。

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对“君子”理想再作发挥的当推孟子和荀子,然而,孟、荀两家发挥“君子”理想的侧重点颇有不同。孟子毕生的努力主要在发展“仁”的内在根据,即性善论,他对外在的“礼”不像孔子那样重视,所以,孟子的理想“君子”是最有爱心的人。与孟子相较,荀子更注重论证“礼”的必要性,所以,荀子的理想“君子”是那些恪守规矩的人。孟、荀以后,儒家文献论及“君子”理想最为全面精到者当推《中庸》。《中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二十七章》)在如何成为君子这一问题上,《中庸》所涉及的要件包括内在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外在的规范遵守、社会担当。必须注意到,所有这些要件中,个人才能问题始终是未被提及的。



儒家“君子”理想的当代审视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人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比如说,古代的儒家希望读书人成为“谦谦君子”,而西方的贵族则希望他们的子弟成为有教养的“绅士”。时代的不同对人的要求往往也是不同的,古代的儒家坚持“君子”理想,而我们今天则希望世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实际上,儒家的“君子”和现代社会的“人才”仅仅是一个交叉概念:儒家对“君子”的要求主要偏重于“德”这一方面的内容,而现代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二者的交叉点是对“德”的重视。至于个人才能方面的要求,儒家一直对此有所忽视,持这样一种态度包括先秦原始儒家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

儒家偏重于“德”不仅见于儒家学者们对“君子”理想的要求,也见于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在孔门的诸弟子中,颜回无疑最为孔子赏识。颜回之所以为孔子赏识并非因为他个人能力突出,而是因为他能安贫乐道。至于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弟子,如善于理财的冉求、善于作战的子路等,虽然他们不乏专业才能,但都不是孔子最赏识的弟子。

到了两宋,儒学以“理学”的形式得到复兴。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北宋“五子”的司马光、二程等多次嘲笑王安石热衷于“财务”“兵革”之事。个人才能在当时非但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反而成为理学家取笑的对象。两宋时代,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一直比较吃紧,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然而,当时的理学家一味地迷恋所谓的“境界”“胸次”,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他们未能起到正确引领社会的作用。

一般说来,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分工日趋细密以及专业化程度日趋提升。时代的进步会对人们提出新要求,人们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才与德的问题上,南宋的朱子虽然因循儒家旧说,但或多或少有所突破:“君子者,才德出众之名。德者,体也;才者,用也。”

事实上,儒家重德轻才的理念在其创发时期就受到世人的质疑。根据论语《论语·子罕》的记载,孔子在世时就有人嘲笑他“博学而无所成名”。听到世人的质疑之声,孔子依然“独持偏见”,他对弟子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们渐渐对此有所反省。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清初的读书人公开批评宋明理学空谈道德理想。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顾炎武批评对象是宋明理学,其实整个儒学何尝不是如此!

儒家重视“德性”有其积极意义,但将其视为无坚不摧的大杀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全面的,既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也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换言之只有德才兼备方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成语名称以胶投漆成语拼音yǐ jiāo tóu qī成...

以肉驱蝇 以肉驱蝇

以肉驱蝇成语名称以肉驱蝇成语拼音yǐ ròu qū yíng成...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成语名称以能问于不能,...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成语名称以耳代目成语拼音yǐ ěr dài mù成语...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