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20世纪中国回鹘佛教研究概述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22-10-12 15:22:57
20世纪中国回鹘佛教研究概述20世纪中国回鹘佛教研究概述  杨富学  今天的维吾尔族(古称回鹘)约有700万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但在历史上却并非如
20世纪中国回鹘佛教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回鹘佛教研究概述

  杨富学

  今天的维吾尔族(古称回鹘)约有700万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但在历史上却并非如此。在9—15世纪间,他们的绝大多数都是佛教徒,他们用回鹘语文翻译佛教经典,创作佛教作品,开凿佛教石窟,绘制佛教壁画,使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佛教在回鹘中的长期流行,又反过来直接影响着回鹘的历史与文化,以致成为回鹘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方面从周边同一信仰的民族(如汉、藏、粟特、吐火罗)及印度诸族那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又对周边诸民族(如藏、西夏、契丹、女真、蒙古)的佛教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回鹘佛教是中国佛教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20世纪以前,人们对回鹘佛教文献茫然无所知晓,学界对回鹘文化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汉文及穆斯林史料中一鳞半爪的记载。   人们对回鹘佛教,包括文献、艺术乃至回鹘佛教历史的重新认识,可以说都是以西域、敦煌的考古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列强掀起了一股争赴新疆、敦煌诸地考古探险的热潮,发现了大批的写本、刻本残卷(包括书写、刊刻于纸、皮革、棕榈叶、桦树皮、木板、竹子、丝绸等凡可用于书写的材料)和其他文物,如雕塑(包括泥塑、木雕、铜雕)、绘画(包括壁画、绢画、麻布画、木板画)、刺绣、陶器、印玺、钱币等。

为数丰富的回鹘文佛教文献、文物就是这些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

  这些文献刚出土不久即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不少人都投身于对这些文献的释读、研究与刊布,涌现出一大批研究专家。最早的如德国的缪勒(F.W. K. Müller)、勒柯克(A. Von Le Coq)、邦格(W. Bang)、葛玛丽(A.von Gabain)、俄国的拉德洛夫(W.Radloff)、马洛夫(S.E.Malov)和日本的羽田亨等,继之又有德国的茨默(P. Zieme)、罗伯恩(K.Rohrborn)、法国的哈密顿(J.Hamilton)、英国的克劳逊(G. Clauson)、匈牙利学者卡拉(G.Kara)、日本的山田信夫、小田寿典、梅村坦、森安孝夫、百济康义、庄垣内正弘、俄国的土谷舍娃(L.Ju.Tugusheva)、土耳其的阿拉特(R.R.Arat)和提肯(S.Tekin)等一大批回鹘文专家。他们从收集支离破碎的资料入手,整理、释读,筚路篮缕,前赴后继,终于取得令世人注目的成果。

  我国对回鹘文献的研究起步较晚,发韧于本世纪50年代。在此期间,冯家昇先生先后发表了《回鹘文与回鹘文〈玄奘传〉》(载《大公报》1952年3月4日)、《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研究报告》(考古学专刊丙种一号,北京,1953年)、《刻本回鹘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兼论回鹘人对于〈大藏经〉的贡献》(载《考古学报》1955年第9册,第183—192页)、《1959年哈密新发现的回鹘文佛经》(载《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第90-97页),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玄奘传》记述了唐朝高僧玄奘由长安首途西行印度寻求佛法的传奇经历,于10世纪左右由著名的回鹘译经大师胜光法师译为回鹘文,现存写本多件,除巴黎、圣彼得堡和柏林所藏外,大部见藏于北京图书馆,凡250叶左右。冯家昇先生在长达35页的《研究报告》中,分九部分对该文献的译者、翻译时代、纪年方法及回鹘文译文本身等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并整理出“本书残叶与汉文本卷叶对照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此后,我国回鹘文专家耿世民先生又对该文献的第七卷进行了研究,发表有《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一)(载《民族语文》1979年第4期,第249-262页,德文载《中亚研究》第19卷,1986年,第253—277页)、《回鹘文〈玄奘传〉第七卷研究》(二)(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术论文》民族语文专刊第3辑,1980年,第267—304页)。聂鸿音在《回鹘文〈玄奘传〉中的古音字》(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第62—70页)中通过研究写本中的古音字以探讨当时西北汉语音韵;黄盛璋先生则撰文《回鹘译本〈玄奘传〉残卷五玄奘回程之地望与对音研究》(载《西北史地》1984年第3期,第9—23页)对该写本涉及到的中亚、印度地名、民族名称的对音进行研究。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是中土高僧所撰的“伪经”,在中原地区并不十分流行,正规的大藏经一般都不予收录,有趣的是,该经却是迄今所知回鹘文佛经残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种经典,其抄本、刻本残卷在西域、敦煌诸地都有发现。冯家昇先生研究了现存于我国的折叠式刻本,计有三张七面半。其中二张中有“陈宁刊”三字。在冯先生研究之基础上,张新鹰撰文《陈宁其人及回鹘文〈八阳经〉版刻地——读冯家昇先生一篇旧作赘言》(载《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第127—131页),指出陈宁的雕版活动主要在元朝中叶,该文献的刻版地应在杭州。刘元春又撰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辨析——兼谈高昌回鹘佛教的社会文化意蕴》(载《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第50—59页),认为该经虽“伪”,但因其符合高昌回鹘社会的需求,故而得到广泛传播。

  在冯先生发表的三件文献中,最受我国学界重视的当推1959年于哈密发现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这件由586叶写卷组成的文献,是一部大致写成于8—9世纪的佛教剧本,由一幕序文和二十五幕正文组成,是现知篇幅最大、数量最多的回鹘文文献之一。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剧本,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我国学者对该写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涌现出一大批重要的成果。其中耿世民先生贡献尤著,他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和专著,荦荦大端者有:《唆里迷考》,《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147—159页(研究了回鹘文《弥勒会见记》之序言);《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二幕研究》(英文),载美国哈佛大学《突厥学报》第4卷,1980年,第101—156页(汉文载《西北民族研究》试刊号,1986年,第129—157页);《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载《文史》第12辑,1981年,第211—226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十六幕研究》(英文),载美国哈佛大学《突厥学报》第9卷,1985年,第71—132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十幕研究》(德文),载《古代东方研究》第14卷,1987年,第350—376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十一幕研究》(德文),载同上,第15卷,1988年,第315—386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十三幕研究》(德文),载同上,第18卷,1991年,第264—296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十五幕研究》(德文),载同上,第20卷,1993年,第182—234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前五幕研究》(德文),2卷,威斯巴登,1987年。

  我国回鹘文研究专家李经纬对该写本的研究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先后发表的研究成果有:《〈如来三十二吉相〉回鹘译文浅论》,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第47—56、76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第二卷研究》,载《民族语文研究论文集》,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673—704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初探》,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第1—26页;《佛教“二十七贤圣”回鹘文译名考释》,载《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第28—46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第三卷研究》,载《中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0—211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第二卷研究续》,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2期合刊,第45—68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首品残卷研究》,载《民族语文》1985年第4期,第54—62页。

  斯拉菲尔·玉素甫、多鲁坤·阚白尔、克尤木·霍加对该写本的研究也颇值得重视。他们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1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整理刊布了序言与前4幕。除了用汉、维吾尔两种文字的译文之外,尚有原文转写、内容考释、语法成分与词缀、照片登记表等,并附有原件照片,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是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他们还发表了十余篇很有价值的论文,计有《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三幕研究》,载《新疆大学学报》(维文版)1982年第1期,第56-85页;《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三章简介》,载《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第97—112页;《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二幕研究》,载《新疆社会科学》(维文版)1982年第4期,第84—150页;《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三品研究》,载《民族语文》1983年第1期,第50—64页;《回鹘文大型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载《新疆艺术》(维文版)1984年第4期,第56—66页;1984年第5期,第30—47页;《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序章研究》,载《新疆文物》(维文版)1985年第1期,第8—96页;《回鹘文大型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载《新疆艺术》1985年第1期,第30—36页;《〈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新考及剧本形式新探》,载曲六乙、李肖冰主编《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19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