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有相”和“无相”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8-09 09:56:00
当您念佛时,不妨观照心念,看它是念“佛”,还是在念“妄”?除了一句佛号,它念均是妄念。参禅打坐时专不专一,打妄想了吗?心念是否散乱?行走坐卧,吃喝拉撒劳作……都可参禅,心系一处不要分别。 世间事都有它对立统一的一面,相互渗透交杂,要想找出“纯粹”,是不可能的!都是相对而和合成立的,所谓万法“因缘生”。 佛法本身有着双重性,一个是基于假名上的佛法,一个是不可言说的真实本意的佛法。两者的关系并不矛盾,

当您念佛时,不妨观照心念,看它是念“佛”,还是在念“妄”?除了一句佛号,它念均是妄念。参禅打坐时专不专一,打妄想了吗?心念是否散乱?行走坐卧,吃喝拉撒劳作……都可参禅,心系一处不要分别。

世间事都有它对立统一的一面,相互渗透交杂,要想找出“纯粹”,是不可能的!都是相对而和合成立的,所谓万法“因缘生”。

佛法本身有着双重性,一个是基于假名上的佛法,一个是不可言说的真实本意的佛法。两者的关系并不矛盾,终究都是佛法。真实本意的佛法,要靠无常假名有相的佛法来体现表达。但名相上的佛法并不能完全等同真实的佛法,它只是佛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佛陀的教化,亦是指月之手。且教化的内容是契机而说,是针对某一类根性众生方便而说,因此才有了名相的佛法,而实质的真性佛法,正如释尊临灭度时所言“无一字可说”!

佛陀教育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方法),用来接引不同根器的众生,皆是出于佛陀的慈悲与方便。不论是那个宗派,都只是个舟筏化城,是帮助我们方便渡生死苦海的工具而已,到达了彼岸就要舍弃,要不,便会成为通往正等正觉道路上的负担、包袱。(《金刚经》中云,未至彼岸时万不可丢!)

即有舟筏,就有舟筏的用处和存在的道理。其主要作用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他力(外在)的方便,借此方便成熟到彼岸的缘。所以权且假以名相,而不从本质真实性出发直接就说“缘起性空,依缘生灭”,这是在没有到达彼岸前所需要的。

作为八万四千法门之一的净土宗,是乘阿弥陀佛的伟大愿力,为广大的众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带业往生净土世界,籍此慈航大舟接引十方广大的众生到那里安心地深造、进修。

这个娑婆世界缘恶,只有极少数的上根众生能证入正等正觉,一生成佛几不可能。佛陀深知众生的根性,所以慈悲开示此法门,鼓励众生求生西方净土。在他力(阿弥陀佛的愿力)与自力(自我信愿往生)的配合下,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极乐净土犹如化城,并不是往生就可以成佛了,而是还要在三圣的教化下开启“正法眼”藏,继续修行直至达到圆满的佛果。

西方净土为不具足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众生,提供清净、不退、殊胜的“兰若”。

这个看似与真实本性相违的“化城”,正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最极慈悲,摄受一切深信、切愿、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渐次成佛,而不因缘恶而溺于轮回不能自拔。

\

不具足在此世界成就的原因除了本身根性暗钝外,还有信心不足、环境制约、无佛住世以及个人愿力等因素。

虽然在此界修行艰难,但自己出离心切,不愿在烦恼与痛苦中继续轮转,并且修大乘法不贪求自我解脱而有利益众生的志向,这样一来就具备了往生净土的一些基本条件。

净土法门所谓的“有相”,便可以帮助这部分众生,使他们因此最简单、稳妥、塌实、方便殊胜、利益非常广大的法门,而得以位登不退,一生圆成佛道。

“禅”,讲求明心见性,回归安住于真实自性中,也就是具“正法眼”。不论修行哪个法门,都应具正法眼,并依此信、解、行,而得证“正果”。如离此而修行则是妄心作主,成就魔业。

净土宗所阐述的净土理念和禅宗的正法眼,两者彼此都有其可以相互成就的一面,也就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禅宗并不是一味的谈离相,它的离相是相对执著“有相”而言的。从《金刚经》中不难看出,佛陀并不否定表面和合的有相存在,“相”正显本性的“妙有”作用。

佛陀既开示正法眼藏又开示净土法门,正是缘于佛陀对众生的慈悲与关爱。

佛陀在证悟后,觉察到众生虽皆有佛性,但清净的自性已被犹如毒雾的无明、贪、嗔、痴、慢、邪见等遮盖了。要使不同根性的有缘众生,都能够得到解脱、广受法益,必然的要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上根利智众生采取直接说法的形式;对中根多应用比喻;对钝根众生除了多用故事比喻等方法,更加以“身体力行”的教化。

\

禅是要见性明心,看破一切名相上的“佛法”,修行此法门的众生,根性需利,六祖云“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而净土宗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摄机最广。

坚信净土可成就,坚信禅也可成就。“有相”不碍“无相”,“无相”含纳“有相”。净土宗“有相”而“离相”,禅宗“离相”亦须假借“有相”来破“执著”。

此二宗,不论是分开还是一起看,都是不二圆融的。假如信心不坚,念佛时总想《金刚经》中无四相,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着相,这就是念妄不是念佛!往生西方是带业往生,不是带妄往生,一念疑,就是往生的致命障碍。

修行禅时信心不坚,一再寻思着西方净土的殊胜美妙,一再贪恋西方圣景不能自制,便易着魔。心有一物,便不是禅之至境。

目前师兄应解决的问题,并不在于解释矛盾本身,而是最好明确哪个法门能信心坚定地修习下去,不生妄念。

矛盾的出现可能在于您还没有找到自己所真正能依托、奉行、坚信修行的法门。试着选择一个法门,就此一门深入看看。

求往生就专心修持净土功课,其它法门为辅。读《金刚经》的目的是消除一切妄念,专心修持净土,不是用来提供妄念的源泉。

参禅则不取于相,息除妄念,此身当下既是莲花,认他有相无相,自是清净。当读净土经典,为众生广做福田,而自不随染。

念佛专一就是参禅,念佛又参禅那是念妄,参的只是名字禅也就是妄参。念佛不碍参禅,参禅就是无相念佛。:最后结束一句:妄心生烦恼!(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