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4 09:34:27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南海人。初参六祖,问道: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六祖道:汝何处未明?  志道禅师回答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道:汝作么生疑?  志道禅师回答道: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南海人。初参六祖,问道: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六祖道:汝何处未明?

  志道禅师回答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道:汝作么生疑?

  志道禅师回答道: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即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一切众生都有色、法二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则是恒常的,无知无觉。经中讲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身寂灭,哪个身受乐?若说是色身受乐,色身灭时,四大分解,全是苦受,无乐可言。若说是法身受乐,法身寂灭,如同草木瓦石,无知无觉,又如何感受到乐呢?再说,法身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具足五用,从体而言,生灭就是常,而不是无常。生就是从法身起用,灭就是摄用归体。有情之生命既是法身所起之用,若听任再生,这就说明生命是不断不灭的了。反过来说,有情之生命入灭之后若不令其再生,这就说明生命永远地归于寂灭,如同草木等无情之物了。这样一来,所谓的涅槃,也就是归于寂灭,永不再生,实际上就是一切诸法被涅槃所拘禁。再生尚不可得,还有什么乐可言呢)!

  很显然,志道禅师的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外道邪见。他把色身和法身、生死和涅槃打成两截,看作是两个相互外在的东西,认为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无生无灭,这样他就把涅槃理解为在五蕴生灭之外的某种死寂的状态,认为涅槃就是生命归于死寂,永不再生。

  听完志道禅师的解释,六祖呵叱道: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解,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者。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之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你是个佛门弟子,如何用外道的这种断见和常见,来妄自评论诸佛的最上乘妙法?据你的理解,在无常的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恒常的法身,在生灭之外另有一个寂灭,并且认为在这种寂灭状态中,有个身体在享受恒常不坏的快乐。你虽然是修道的人,可是你的这种想法恰恰说明,你还执着于生死,贪著世间的快乐。你现在应当明白,诸佛因为看到--一切众生处于迷惑之中,妄认五蕴假合而成的色身为自我,而把色身之外的六尘境界执为外在的实有,由此而产生好生恶死的取舍心,并在这种分别心中念念迁流,却不明白这一切,五蕴色身也好,外在的尘境也好,生死之相也好,苦乐之受也好,都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他们终日向外驰求,徒劳地在生死中轮回,反而把常乐我净的涅槃看作是苦--诸佛因为愍念这些众生,于是向他们开示涅槃真乐,在这种涅槃真乐中,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这种寂灭现前的时候,却没有现前的想法,这就是常乐。在这种常乐中,既不能说有受者,也不能说无受者。哪里还谈得上一体五用之名,更说什么涅槃拘禁诸法,令它们永远不得再生呢?这完全是在谤佛谤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无为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禅师听了六祖的这一席开示,疑惑顿消,心开意解,欣喜诵跃,作礼而退。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成语名称以能问于不能,...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成语名称以耳代目成语拼音yǐ ěr dài mù成语...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