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峨眉山寺庙建筑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1 09:38:40
峨眉山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构筑精巧,布局合理,与雄伟旖旎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是丰富瑰丽的人文景观与得体独厚的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梵宇宫殿、庭阁桥廊,或隐于密林处,或立于翠蜂之颠,或建于幽壑之上,或依于危崖之畔,依山取势,不拘一格,飞角重檐,令人叫绝。故千百年来,峨眉山以“普贤道场”、“天下名山”着称于世,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

峨眉山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构筑精巧,布局合理,与雄伟旖旎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是丰富瑰丽的人文景观与得体独厚的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梵宇宫殿、庭阁桥廊,或隐于密林处,或立于翠蜂之颠,或建于幽壑之上,或依于危崖之畔,依山取势,不拘一格,飞角重檐,令人叫绝。故千百年来,峨眉山以“普贤道场”、“天下名山”着称于世,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联合国专家评价说:“峨眉山每一座寺庙,都可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寺”是从秦代以来官舍的统称,汉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府合称“九寺”,九寺中的“鸿胪寺”是负责国宾的礼宾司和国宾馆,明帝在永平中,就在鸿胪寺接待了印度来的腾、法两位高僧,永平十一年(68),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立了一座专供僧人居住、传经的白马寺,这就是我国寺之开始,在印度僧人居住的地方称“伽蓝“。在我国凡是僧人居住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后来又统称寺庙。

相传峨眉山最初的一座寺庙是一世纪东汉明帝时所建造的普光殿,唐时改名“光相寺”,据宋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载:“光相寺”亦板屋数十间,无人居,中间有普贤小殿可见汉时的“普光殿”当比唐时的“光相寺”更加简陋,也可能就是树皮搭盖、仅供普贤牌位的一间棚卢而已。随着佛教的发展,经两晋而隋唐、而五代到了两宋则日趋昌盛,延至明、清而达鼎盛时期,方圆150公里的山峦、峰壑,分布着大小寺庙,十里一大庙(庵、院、殿、堂)一百多座,所谓“五里一小庙,十里一大庙,”真是香客如云,香火旺盛。

由于峨眉山山高风大,霜雪剥蚀,多数寺庙都经历过坍塌、焚毁的厄运,如金顶华藏寺自明万历年三十一年(1603)妙峰禅师创建后,因火劫而四次重建,创建于晋的普贤寺(即万年寺),唐时扩建成大寺,宋、明继续增修几次失火仅存无梁砖殿,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修复,故峨眉山保存至今或修葺的寺庙仅有26座。这些寺庙多系明、清建筑,虽不及极盛时期壮阔,但就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八大寺庙而言,亦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建筑特征,仍体现出宏伟、典雅的风貌。

\

寺庙建筑特点

\

由于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筑的,所以历代的寺庙建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府、宅第、宫殿,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但峨眉山现在的寺庙,除保留了封建官府、宅第、宫殿建筑的某些共同特点外,还融进了川南民宅的建筑形式。

木质框架式结构:以木梁、木柱组成的框架式顷构,使屋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柱上。柱起承重作用,墙起隔断作用,这种框架结构合乎科学原理,极其牢固,所谓“墙倒屋不塌”。明、清以前寺庙建筑,在屋檐下有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的“斗拱”,它起着支承荷载的作用,而在明、清的建筑中则简化成将梁直接放在柱上,檐下的“斗拱”,就变成装饰品了。如报国寺山门的“斗拱”、伏虎寺牌坊的“斗拱”;万年寺山门的“斗拱”,均属装饰性的,报国寺山门上的“半拱”圆当不还有“云峰”、“千古万载”、“胜景”和字字样,以及“法轮”、“花草”图案,这就更强调了它的装饰性,框架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横梁竖柱榫头的穿逗连接,使建筑成为一座稳固的整体。几千年来的民宅建筑,都是采用的这种结构形式。

1、屋顶丰富多彩:屋顶的多样性,体现了建筑的艺术性,峨眉山的寺庙,一般小庙多为“悬山”式大寺有四面坡的“重檐庑殿”,如万年寺的弥勒殿、巍峨宝殿等,显得宏伟壮观,有上半部为“悬山”,下半部为四面坡的“歇山顶”如伏虎寺的弥勒佛殿、华藏寺的普贤殿(金顶)等。这些屋顶极富变化,体现出一种雄伟、壮阔、飞扬、舒展的风貌清音阁的接王亭则是“歇山重檐”,玲珑典雅,还有清音阁的牛心亭,为六角攒尖顶,凤凰堡六角重檐的“圣积晚亭”。多数屋顶都必须屋脊高作,有的作螯首、龙头、宝顶等装饰性处理,翘角飞檐、如鸟翼伸展,优美柔和的曲线与粗壮沉着的直线(柱),构成纵横变化、和谐统一的线条美和形式美,寺庙中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屋面,不用泥瓦,而用金属,从洗象池以上,因气候寒冷、风刮雾浸、雪压,故古有铜瓦、铁瓦、锡瓦三殿,今已改用铅皮覆盖,如洗象池、卧云庵等。

2、庭院式组合:峨眉山寺庙一般由若干单座建筑前后连串,或加隔墙,分成几个部份;或围墙环绕成为一个整体,形成院中有院,曲折幽深,步步深入,布局井然,如报国寺便是一座典型的庭院式建筑格局。从山门进弥勒殿下、大雄宝殿、七佛殿、普贤殿、虽呈三个台阶段,但都在中轴线上,横轴线上都有对称的建筑,山门与弥勒殿为一大院,左边有钟楼,法物流通处,右边是相对的鼓楼、茶园。弥勒殿和大雄殿又为一个大院。横轴线上左为“观堂”又是一院,右边进入花影亭又为一大院,大雄宝殿后台阶上七佛殿是一排单体建筑,左为吟翠楼,右为待月山房,各有一个小天井。再上一个台阶为普贤殿,上是藏经楼,沿普贤殿右侧下至七佛殿,右侧是峨眉山佛教协会,再下至大雄宝殿右侧为“祗园”,一墙之隔,通过圆门便是花影亭,这里有亭有池,有名贵花木,十分幽静宜人,当游人步入其中,会使劳倦顿消。该寺红墙围绕,占地60余亩,为入山第一大寺,蔚为壮观。伏虎寺、华藏寺也都是这种建筑格局,这种庭院式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中间的大雄宝殿是主体建筑,供至尊无上的释迦牟尼佛,体现了“唯大唯雄”的思想境界,最后一殿高且幽深,供峨眉山的道主普贤菩萨,另外僧客舍也按这种指导思想安排,颇有讲究。

3、依山取势:前人构筑寺庙颇具匠心,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设计适合的形式。如雷音寺,地处山脊,依岗傍路,面积狭窄,于是打破寺庙格局,傍路处运用虚脚楼处理,建成一座小巧玲珑的农家住宅式的四合院,无山门,进门即弥勒殿,第二殿大雄殿,两侧僧客堂,构成一个天井左边客房和走廊就是虚脚楼。又如遇仙寺,位于九岗子下的坡道上,是一座小庙,因地势所限,路从庙中穿过,1989年才将坡道貌岸然改在庙的右侧。洪椿坪居天池峰下,由于受地形限制。山门偏左,不在中轴线上,山门后为一三合院,前有照壁,第一殿观音殿与大雄殿构成一个四合院,大雄殿非常别致,殿前为台阁式,石阶从两侧而上,另外,一线天的栈道也是依山取势的例证。

4、无梁砖殿:无梁砖殿是万年寺建筑群中风格迥异的独特建筑。全部用砖作材料,仿印度“萃堵坡”样式,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顶部是半球形的穹隆顶,象一口锅覆在长宽16米的一个正方形墙体上,门窗的形制是仿木结构雕饰,檐下也有仿木结构装饰,屋顶四角还塑了四只鹿子,表示吉祥。“萃堵坡”的饿造型、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宇宙,半球用砖砌成,具有明显和稳定感和重量感,四百年来,经历了5至7。9级的地震18次,仍完好无损,这座建筑矗立在万年寺建筑群中,成了万年寺的象征,更加突出了佛教的特色。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