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将自己观想成观音菩萨之身的禅修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0 09:40:59
非非:   “就金刚乘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持静,将自己观想为观音菩萨的一万个或十万个化身,想着他们确实在场,并不断念诵咒语。(卡卢仁波切开示)”。“持静”这词听起来挺新鲜的,可否解释一下?俺在持咒或者念佛时,曾出现持不起来的情况,此时一片空明,不知是任之呢?如果任之而安住,是否就是“持静?还是继续用力提起?zf:   上文中卡卢仁波切的开示,乃从《卡卢仁波切——即身成就的活佛》(台湾中天出版社,慕

非非:   “就金刚乘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持静,将自己观想为观音菩萨的一万个或十万个化身,想着他们确实在场,并不断念诵咒语。(卡卢仁波切开示)”。“持静”这词听起来挺新鲜的,可否解释一下?俺在持咒或者念佛时,曾出现持不起来的情况,此时一片空明,不知是任之呢?如果任之而安住,是否就是“持静?还是继续用力提起?

zf:   上文中卡卢仁波切的开示,乃从《卡卢仁波切——即身成就的活佛》(台湾中天出版社,慕容由英译汉)中引用,“持静”一词的确不是大家常用的词语。但从上下文来看,在下的理解就是:我们先将心保持在安静的状态,将自己观想为观音菩萨的一万个或十万个化身,……

关于“空明”,首先非兄要确定,此“空”是否为诸法缘起无自性之空?此“明”是否为照见五蕴皆空之般若智慧光明?若是,则此修行乃功德,应回向无上菩提;若否,则此境界最好只算得上色界定,扰乱持咒念佛,与魔无二。

须知,空者,五蕴当体即空,非蕴外有空。当用心体会“持”“咒”“念”“佛”当下即空,与空无碍。若兄之“空明”中容不下持咒念佛,则对此“空明”要倍加警惕。

文摘:卡卢仁波切著作介绍

卡卢仁波切一世(1904——1989)生前是香巴噶举的掌舵人。他出神入化的佛学知识,以及传法内容深入浅出之精湛,使得许多大成就者对其顶礼有加。在藏传佛教界,卡卢仁波切被誉为学问僧的至尊之一。愿诸位皆能从仁波切的开示中受益,生起殊胜菩提心,早得正觉,利益一切有情。

卡卢仁波切法语

六字大明咒的修行聚集了最多优点,也是最好的一种修行,就是观音禅修。有句从观音菩萨的教法而来的俗话是:禅修观音菩萨之人,或是仅让自己心存观音的人,即可净化无数的恶行。禅修观音或只让自己心存观音之人,就拥有净化多数恶行的力量,而且拥有立即的结果。这段话是由大悲者自己所传授的。禅修观音,念诵其咒语,并且在此修行之中禅修心性,即可净化累世的恶业。当你进行此种净化业障的禅修之际,一定会认清自己的心性。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在观音禅修中,我们首先想着:“我们就是观音”,并继续念诵咒语。一开始禅修时,想让自己的所有本质均成为观音,那是很困难的。假如看不清楚自己,那并没什么关系。只要禅坐时,想着自己是真正的观音就够了……随着对此修行更加熟练,我们所观想的身形就会更加清晰。

像这种将自己观想成观音菩萨之身的禅修,是一种如同彩虹的空相,此时的心即成为定止,不会有所分心。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尽其所能,念诵多次摩尼宝咒。当我们禅修至这种境地,止的修行就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并有所精进。往后我们可以偶尔将心置在观音菩萨的存在中,保持放松、清澄、没有任何的狡诈,只是休息于观音菩萨的存在之中。我们可以任随心意,让自己身处于此种境地。这种禅修的概念,在修持大手印时非常有用。

有时候,当我们不断念诵摩尼宝咒时,会将自己的心留在咒音中,没有特地加以思索,例如想着:“这是好的、坏的、强的、暖的、大的、小的,或其他。”这是发展止的极佳方法。这些不同的修行,不仅只能用来发展止的修行,因为当我们让自己的心维持观音的形象或咒音,同时就能进行止的修行,因为存在于心中的观音,拥有净化累世恶业的力量。

我们是初学者,想在不刻意之下,一边简单的念诵六字大明咒,一边让心静持的能力或许有限。假如是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不朗诵摩尼宝咒,只要让心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修持。我们偶尔也可以转而信任观音上师,并培养发展自己对众生的慈悲心。接着,我们可以祈求观音上师的出现,并祈请自己能完全了解大手印。以这种方式,不断祈请,是相当重要的。当禅修结束之后,我们即可了解到修行对众生的助益,并发正愿。每次佛法修行的最后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乘与道

登入正觉之道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接着,我们思索业、行、因与果。道的积累,就是舍弃恶行,并根据自身的领悟行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开始培养慈悲心、禅修、信仰,以及修本尊法等等。这些修行都是资粮道的首先步骤。此道具备低、中、高三种等级,根据功德积累与根本证悟的程度来区分。这种种正面的特质会持续精进,并让我们的知识增长。那时我们即可达到加行道。此道称为统合之道,是由于它发生在下一个阶段:证道之前,而证道可让我们沉思心性。在证道之前,我们都只有在知识上思考,并没有直接体会领悟。 

加行道也有三种等级。假如我们勤奋修行,即可通达这些等级。当我们真正了解心性之后,即是登入证道之时。

透过证道的低、中、高三种等级,我们不断精进,直到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个时候,心性——也就是空性、明性,以及无碍证悟的结合,就如同我们的老友一般,已经能清楚认得他的面目。累积之道、统合之道,以及证道,各有低、中、高三种等级。它们对小乘、大乘及金刚乘,都同等的重要。这三乘是三种在同一条路上行走的不同的交通工具或方法。这些交通工具是佛陀教义的不同呈现,好帮助我们朝着相同的目标迈进。每一乘都有莫大的精神影响,以及绝佳慈悲心的来源。精神影响与慈悲心之间,并没有任何差别,因为这三乘在其中,是到达不同精神层次的方法。

然而,在这些道的长度上,却有极大的差异。小乘是一条漫长之路,大乘则比较直接,金刚乘则是最短的一条。比方说,假如拥有了上等之资,金刚乘可以在此生,引导我们成就正觉;对于中等之资,则是在中阴之中成就正觉;要是资质颇差者,则需要三到七世的修行。因此,从金刚乘修行的观点来看,资粮之道、加行之道,以及证悟道都比较短。因为金刚乘拥有灵巧的方法,以及伟大的慈悲心,因此丰盈了其修行,我们今生能有机会修行此乘,真是莫大的福缘。

不同之果

为了证明这一点,佛陀表示再也没有比念诵六字大明咒利益更大的修法了。在小乘之法中,发愿念诵一亿遍这些咒语的人,只要单单朗诵咒语,就可以有所帮助。假如我们十分勤奋,只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念完这个次数。

按照大乘的方式,我们应该将想念诵咒语的人聚集起来。由全体中的每个人念诵咒语,其效力将会加总。对于念诵一亿遍咒语来说,这是一种较快的方式,但仍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过,就金刚乘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持静,将自己观想为观音菩萨的一万个或十万个化身,想着他们确实在场,并不断念诵咒语。假如怀着虔信来进行此项修行,整个过程将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完成。多样的交通工具,具备这些在效率上有所差异的不同方式,以供人们选择。

\

假如我们对某位喇嘛、本尊或是佛深具信心,而且我们发愿对他行十万遍顶礼,这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此种对某位成就者皈依的修行,将可消除恶业并积累功德。然而。在我们修行四加行时,应该观想眼前的空间,正充满着喇嘛、本尊、佛、菩萨、佛母、护法,并想着他们确实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观想,自己送了数千个、数万个自己的化身,一同在他们的面前行顶礼,我们将会积累无尽的功德,消除无数的业障。这即是金刚乘的修行。

同样,一位富人可能拥有金子或银子、珍贵的宝石、丝绸,或是有价值的所有品,他决定将这些物品供养给自己的喇嘛或佛,以求成就功德。当此人献给喇嘛或佛供养时,他说:“这对我弥足珍贵;我希望您能拥有它。”能贡献如此纯净的供养,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而且亦是积累莫大功德的方法之一。

然而,金刚乘中有一种供养的方法,称为供养曼荼罗。在此种禅修之中,我们不断供养自己的身语意,世俗的所有物,前世、今生或来世所累积的善德,天神或人类的喜乐——例如美丽的形体或声音、好的口感与香味,以及令人愉悦的感受——以奉献给十方诸佛与菩萨。我们怀着强烈的信仰,不断地供养,此种方法将比前面提到的其他供养,更能积累数千倍、数万倍,甚至数十万倍的功德,而且所净化的恶业,是与积累的功德成正比。

喇嘛并非有形

执念也存在于佛法修行之中。当我们怀着对喇嘛、本尊与佛陀的信仰,进行不同的修行时,佛陀是存在的,喇嘛是存在的,本尊也是存在的。因为他们存在,所以我们能领受到他们所施与的所有形式的加持与成就,并且领悟到心的真正本性。

然而,我们所称为的佛陀或喇嘛,他们存在的方式,并不象水晶、黄金、钢铁或宝石一般。你们不该以此种唯物的态度来看待他们。喇嘛或佛陀的本质为空,他们的本性为明,他们的外貌则是无碍证悟的体现。他们无形、无色、无相——就像空明的天空一般。当我们领悟到他们是如此,就可培养出信仰,并将己心与其心融合,好让我们的心能够平静的休息。此种态度与修行方式是极为重要的。

这是如此重要的一点!有些人可能对喇嘛或佛陀有着极深信仰,但是他们想着:“我的喇嘛是真实的,他确实存在。我对这位喇嘛深具信心。我如此敬仰自己的喇嘛,相信他是我目光的焦点。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以求服侍这位喇嘛,并怀着信仰禅修。”

那么,当喇嘛圆寂之后,他们会想:“多可怕!我的喇嘛去世了!”他们被悲伤与担忧所征服,心中想着:“我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喇嘛了!”因此变得非常沮丧与不安。这是由于他们认为喇嘛是有形的存在,因而产生的执念。

弟子的执念

我的根本上师之一,是博学且有成就的喇嘛甘炯仁波切,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上师。他有位对其非常虔诚的法国弟子,这位弟子想着:“甘炯仁波切是我的根本喇嘛,我对他有着莫大的信任与信仰。”

在禅修开示中,他教导她,应该让自己的心与他融合。因此她想着:“从现在起,我跟他的身将不分彼此,我们的语与意也不分彼此。”她依此修行了一段时日。

这位弟子的信仰正如自己的禅修一般,非常强烈专注。然而她私底下的执念实在很深。过了一阵子后,仿佛她到任何地方,都将喇嘛扛在肩上似的:无论她前往何处,他亦跟随;她坐在那里,他也坐在同处。这位弟子无法将自己与喇嘛分离独自生活。她因此几乎快要疯狂了。我过去常见到她,但已经有好一阵子没看到了。我不知道这个故事后来的结果为何……因此,对喇嘛拥有如此的执着与执念,是相当危险的。

正如所说:“假如我们对本尊有执念,这将转变为我们最大的束缚。我们如果对自己的成就有执念,它们将成为我们最大的障碍。”我们要是将自己附着于本尊之上,那会让自己成为囚犯受其束缚。假使我们亦执着于修行的成就,它们将变成莫大的业障。执念本身就是个错误。很多人会想:“我们的喇嘛渐渐老去,而且又住得很远。由于他的年老,以及彼此的距离,让我再也看不到他。我们之间的距离太远了,因此我接收不到他的影响。”另一个错误就是,我们不了解喇嘛的心就如同天空一般,而且一个人的心亦像天空。关于喇嘛很老或是住得很远之类的印象,都是由于缺乏了解,以及怀有错误的观念所造成的。

修行的本质

简而言之,别认为自己的肉身和血液真的存在,而想着它是崇高的观音菩萨之身。假如你可以清晰观想观音菩萨的法相,就这样做吧——最起码,只要想着自己拥有那种形体即可,即是空相。同样的方式,你应该认为所有的声音,都是声音与空性的结合,也就是大悲之咒语的自然回响。所有内心现象与活动,应该被视为观音之心,也就是觉性与空性的结合——大手印。心与其明性,都充满在整个广大的空间之中。

无论我们白天做了什么,不管是念诵咒语或其他活动,假如我们知道如何保持此种对空性的认知,获得佛果就不会有任何困难了。

在这个世界,每秒钟都有人死去与诞生。因此这个世界是不断在改变的。在这个世界,人类经历了万事万物,然而他们仍必须遭受生老病死。每件事物均为无常。永远将这一点谨记于心,这是相当重要的。

\

编辑:本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