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答: 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思是我们所执持的阿弥陀佛名号就像清水珠,清水珠投到浑浊的水里,便能澄清浊水。用这个来比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投到我们凡夫众生浑浊散乱污染的心中,我们的心念亦法尔自然地趋近佛心,因为佛号即是实相,即是阿弥陀佛的心,所以我们的心也一定会像阿弥陀佛那样,具有他的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广大心、光明心,这就是凡心不得不佛,说明这个名号就像清水珠那样的功能作用。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这是憨山大师《费闲歌》中说的话。这个偈子意谓:如果不具备信愿,只是口头上去念弥陀名号,也没有信愿求往生的心,那么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不能感通佛力,就不能带业横超往生净土,所以才称作“喉咙喊破也徒然”。如果具足信愿持名,虽然内心还有散乱,但也绝对是能往生的,不是喉咙喊破也徒然的。所以这个偈子大家不要随便乱用,不要断章取义,要把前面两句话联系起来理解。信愿持名,虽然散乱,绝对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只是口念,当然就不能往生,这时候可以说是徒然。这里应当辨识清楚,不可颟顸自昧。————————————————————————净宗法师答:「喊破喉咙也枉然」的来由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两句话:「口念弥陀心散乱」,下面一句呢?「喊破喉咙也枉然」。 这两句话是阿弥陀佛说的吗?(莲友答:「不是。」)是善导大师说的吗?(莲友答:「不是。」)是净土宗祖师说的吗?(莲友答:「不是。」) 学净土法门的人,为什么把不是阿弥陀佛说的、不是善导大师说的、不是其它净土宗祖师说的话记在心中、背在口上呢? 这两句话,是以禅宗的思想来解释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是阿弥陀佛说的,不是善导大师说的,所以就不是我们所要听的,不是我们所要记的。大家恰恰把不是要听、不是要记的话都记在心中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被别人一说,就唬住了,我们迷信,我们不能正信。这两句话放在心中会快乐吗?(莲友答:「不会。」)这两句话放在心中怎么能快乐? 好了,下面我们要把这两句话在心中消化掉。 这两句话,是出自于一位禅宗的大德——憨山大师,他不是专修净土的。他也提倡净土,不过,他是依据禅宗的观点说:你口念弥陀,念阿弥陀佛名号,但是你心不清净,心很散乱,你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达到某种功夫境界,比如晚上睡觉睡着了,念不出来佛,做梦的时候,都一片混乱颠倒,那你这样的人没有功夫,你怎么能往生西方呢?你就是把喉咙喊破了,也没有用。 这两句话听起来,我们心中会不会害怕?当然害怕嘛!因为我们做不到嘛! 紫柏大师睡梦中念佛 有一次,同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大师问一位弟子:「你念佛是否常间断?」 弟子回答:「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忘了。」 大师呵斥道:「睡着了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