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 大佛的艺术顾问宏勋法师设法与美、英军方取得联系,拟租用直升机吊运,但终因费用昂贵以及6.6吨的佛首超重,而放弃空运计划。南京晨光机器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们经过科学的论证提出了运送大佛的可行性方案,并得到了各方首肯。于是,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开辟了一段直通木鱼峰顶的山道。1989年7月31日零时,通往木鱼峰的道路全面封锁,在数十盏追光灯的引导下,载看佛首的3辆大型载重平板车缓缓前行。观者前呼后拥,沿途数百名警察维持秩序,指挥着车队前行。如此持续3夜,共计18个小时,终将大佛运抵木鱼峰顶。 “半成品”即可抵御12级台风 南京晨光机器厂组织了最强的技术力量来到木鱼峰施工现场,进行佛像的现场拼接、安装。大佛的吊装、焊接工程引起香港乃至世界佛教界的关注,每天数千看客前来木鱼峰。为防薄薄的佛面在吊装时被不慎撕裂、拉破,施工人员设计了专门的柜式起吊工具。将每块铜板按照编号,采取矫形、修整,甚至“现场脱模”重铸等方式进行拼装焊接。时值台风季节,香港6年来最强的3号台风骤至,而本鱼峰正处于“风口”处。南京晨光机器厂的现场施工安装人员实施了抗台风加固措施。肆虐的台风摧毁了工地木板围栏及木制门墙,将脚手架吹离地面,甚至将200干克重的直流焊接机吹悬至空中,但大佛依旧岿然不动,承受住了12级以上强台风的考睑。大佛身处雷雨多发区,避雷设计科学而新颖,佛像头顶那密布的325个发结,成为其散雷而保护自身的绝好避雷针。烈日中工人们废寝忘食,在表面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的佛体内焊接、打磨,个个被烤得脱了皮。为了缩短工期,减少开支,施工人员们住在寺内招待所里,与众僧同吃素斋,俨然成了宝莲寺的“新”僧人。天坛大佛总装 经过机器整饰、大面积青铜表面化学看色后,10月13日举行了大佛圆顶盛会,赵朴初专程至港主持洒净仪式。诵经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