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利益众生的方法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37:51
佛法是需要人去弘扬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去度化人,无非是想让人们清楚的明白轮回是痛苦的,把他们导向最清凉的彼岸。佛经中说到,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那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否则一切方便之门都没有意义。我们的修学种种方便,不但为了自己最终证得觉悟,弘扬的过程也就是让更多的人也证得觉悟。弘扬佛法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和广印经书,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佛经是一切众生

利益众生的方法

\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根器不同,又难调难伏,非大菩萨难以做到度化各类一切众生,那不如我们就从身边的父母、师长、亲戚及朋友来慢慢做起,再扩展到一切众生吧。利益众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依据经论总结出几点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可操作性很强的,利益众生的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

《无量寿经》曾说过那些菩萨们;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这里即是指在修学佛法上的善友助伴。无论学习世间法的学问还是佛教当中的法门,都需要良好的学修氛围才更有益于我们学修的成就,佛法的修行更要在大众中共同熏修才能进步更快。善于帮助身边的一切同参道友,在他们修行生起烦恼之时,为他们开示佛法的甘露良方,洗涤心灵上的垢秽。每个修行的道友,在没有开悟证果之前,都是凡夫,都有可能出现修行上的错误,这就需要身边的人急时的发现,并加以纠正。

修行就是不断的与恶习做斗争的过程,修学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指导,这才可以达到迅速进步。善于关注身边的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除一些修行上的烦恼与障碍,晓之以理,用佛法的道理来指导他们的错误的观念和行为,逐渐身边的那些人们就会被佛法所熏染,种下菩提的善妙种子。

二、勤修布施

布施的修学包括三个方面,即财物方面的布施和法上的布施, 还有无畏施。布施的行为亦是六度的修学内容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佛法所应奉行的内容。身边的人们,在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尽已所能地伸出援助之手,不但给予他人帮助,同时也增长了我们的福德资粮。在人们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内心是恐惧的,这时候如果有人可以帮助他们解除物质上的烦恼,那么也就是在做无畏施,这也正是菩萨所应修学。按照佛陀的教导,只有多多的布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来世或今生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富。

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同样是快乐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帮助他人更体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解决了物质上的贫脊之后,才能更加安下心来修学佛法,这时再对所布施的对象观机逗教,因为物质上的满足只是暂时的和不究竟的,只有佛法才能尽未来际的受用,解除真正的痛苦,所以佛法又称为功德法财。勤修布施也是在成就自已的修学,布施的时候就是在破除贪婪之心,而众生正是因为贪嗔痴三毒炽盛,才不能脱离轮回,只有勤于布施才能自利又利于他。

三、行为如法

佛法的修学不仅仅是内在人格的升华,同时也注重外在的形象,从行、住、坐、卧四威仪上体现佛法,也是佛法的弘扬途径。佛陀住世时,座下有一位马胜比丘,这位尊者的威仪就非常的庄严,舍利弗尊者就是看到了马胜比丘之后,才对佛法生起无上信心的。高素质的人,他的言行也一定是非常柔合与有礼的,儒家也对礼仪很重视,更何况修习出世间的无上佛法。

佛弟子堪为人天师表,在形象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通过长时间稳定而高尚的行为,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把身边的人熏染,从而达到让不了解佛法的人们懂得,佛法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是非常积极的。行为如法化,一定要学习戒律。律仪的制定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收摄身心,止息恶业。在戒律的约束下,每一个人都会是气质非凡、法喜充满的。

四、以身作则

一门宗教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与修学它的教徒。在一个教团当中,大家都能做到言行一致,那这个团体将会是被人们所敬仰的。在学佛过程中,我们要以慈悲、智慧等去教导众生,同样自已也要先做到,不然不但不能服众,还会遭人讥笑。佛陀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纵然是大彻大悟、人天应供了,从来不搞特殊化,一样每天到饭时,与大众一同托钵乞食,而不是坐在那里等待他人送到眼前,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口是心非的行为不可取,因为在道德上有缺陷,佛弟子就应该直心是道场,要求别人的同时,也要更高的要求自己。

五、弘扬佛法

\

佛法是需要人去弘扬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去度化人,无非是想让人们清楚的明白轮回是痛苦的,把他们导向最清凉的彼岸。佛经中说到,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那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否则一切方便之门都没有意义。我们的修学种种方便,不但为了自己最终证得觉悟,弘扬的过程也就是让更多的人也证得觉悟。弘扬佛法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和广印经书,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佛经是一切众生的法身父母,想要证得佛果,必要信照经典所说的去行持,所以在自身修学过程中,一定要广宣流布佛陀的经教,才能使佛法之光永放光辉,让一切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利益众生的方法不胜枚举,总之能让众生解除根本烦恼痛苦的方式方法,都可谓是利益众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