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利己与利他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2 09:34:38
利己与利他  一讲菩提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我不为自己,谁为我呀?我不利益自己,谁利益我呀?不利益自己,那我学佛有什么意义啊?”你为众生、利益众生,是解脱自己、圆满自己的功德和福德的一种方法。你发菩提心,不自私,真心地去对待众生,这样才能感化众生、感动众生。这个时候,自己的功德和福德当下就会圆满。  还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是要为自
利己与利他
  一讲菩提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我不为自己,谁为我呀?我不利益自己,谁利益我呀?不利益自己,那我学佛有什么意义啊?”你为众生、利益众生,是解脱自己、圆满自己的功德和福德的一种方法。你发菩提心,不自私,真心地去对待众生,这样才能感化众生、感动众生。这个时候,自己的功德和福德当下就会圆满。
  还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是要为自己,但不是自私自利地为自己,而是不自私、不自利地为自己。这样,天能容你,地也能容你。当你以一个狭隘的心态,自私自利地为自己,实际上是伤害自己。这是一种愚痴的做法,不是一个智者的做法。一个愚痴的人,没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自私地“为自己”、“利益自己”。
  做事也是,如果你以一种不圆融的方式做事,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没有一个利他的行为,会伤害众生,众生也会伤害你,尤其是无形的众生会伤害你。你如果有一个开放的、利他的心态,才能感化有形和无形的众生,这些众生也会感恩你。无形众生感恩你的时候,你就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有形众生感恩你的时候,你就有了无数的助缘。
  现在你连家人都没有照顾好,都没有感化,就因为你是自私自利

\

的。“我不是自私,我是真心为他们的,是无私的奉献。”其实,你并没有放下自我。你为什么对家人这么好呢?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是“我的儿女,我的家人,我的父母……”都因为是“我的”,然后你才去做的,所以就感化不了他们。你应该把他们视为与自己有缘的众生,不是为“我”,而是为众生,这样你才是真正为众生,这叫真心地对待众生。在家里,在单位,处处这样真心地对待众生,才是真正无私地奉献、付出,这样才能感动所有的众生。自私自利地为自己,实际上不是利益自己,而是伤害自己。发利他心、菩提心是圆满自己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
  没有自私自利之心,包括吃、穿都可以说是为众生的;自己吃好、穿好、休息好,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你不为自己,只利益众生的时候,自己的功德、福德当下圆满,内心当下快乐,当下自在。看人、看事、看一切,如果心态好,就是好;如果心态不好,就是不好。你发慈悲心、利他心,这样去看一切,一切就不一样了,众生都变了。自己快乐,众生也快乐,这就是活着到西方极乐世界了。修菩提心就要明白这个道

\

理。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我们也都知道,修大乘佛法首先要发菩提心。佛为什么让我们发菩提心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六道中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所有属于世间的快乐都是无常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不能对世间、对轮回有贪念,要追求解脱——只有解脱了,才能得到真正无伪的功德与永恒的快乐。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己了脱生死、摆脱痛苦而学佛修行,因为我们宿世的父母正在恶趣中感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
  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吃的、穿的而流的泪水,如果能够积累在一起的话,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仅仅转生为蚂蚁的尸体,如果能够堆积在一起的话,比须弥山还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靠父母而生,这些众生做我们父母的时候,非常慈爱地抚养我们,对我们都有无量的恩德。
  现在,我们得到了人身,而且闻到了佛法,遇到了良师,我们有解脱的机会,有成佛的机缘了;但是这些宿世的父母却在恶趣里感受痛苦,连三宝的名字都听不到,哪有修行的机会啊!既然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缘,就不能忘记宿世的父母。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这些父母众生,为所有的众生发菩提心。这是第一个原因。
  我们是渴望解脱、渴望成佛的人,我们要解脱、要成佛就要靠众生。如果没有众生,我们怎么发菩提心呢?如果不发菩提心,我们怎么能成就呢?如果我们能发菩提心,能发度尽众生的愿,才能打开心胸。这也是训练自心最殊胜的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从小到大,为什么总有想不通的事呢?为什么总有烦恼、痛苦呢?因为我们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因为我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对方;因为我们不会圆融,不能容纳——所以总是有烦恼,有痛苦。我们想解开这个束缚,让自己的心解脱,就要发大心、发大愿,发饶益众生的心,统统去掉我执我爱、自私自利。那么,去掉自私自利唯一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真正能发出菩提心的时候,才能去掉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才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所以,如果你真心想解脱的话,必须要发菩提心。这是第二个原因。
  我们都想解脱、都想成佛,但是平白无故能解脱、能成佛吗?当然不能。要解脱、成佛,一方面要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而积累资粮最殊胜的方法就是供修曼茶罗,前提是有菩提心的摄持;另一方面要消业。先不说我们生生世世所造作的恶业,只说今生今世所造的恶业——如果身口意没有把握好,每个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啊!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积累了多少恶业?如果能够堆积,比须弥山还高。那么多的恶业,我们怎么承受果报?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忏悔忏除这些恶业。金刚萨垛除障法是最殊胜的忏悔方法,但是也要有菩提心的摄持;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忏悔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天天修金刚萨垛除障法消业,修曼茶罗积福,修上师瑜伽祈祷上师,但是都没有太多的收获,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或者菩提心没有发到位。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修大乘佛法首先要发菩提心。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成语名称以耳为目成语拼音yǐ ěr wéi mù成语...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成语名称以胶投漆成语拼音yǐ jiāo tóu qī成...

以肉驱蝇 以肉驱蝇

以肉驱蝇成语名称以肉驱蝇成语拼音yǐ ròu qū yíng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