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分享佛法智慧—读学诚法师博客文集有感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1 09:35:13
学诚法师文集之一《和尚·博客》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本容易读但要认真品味的书,一翻开此书,就被朴实的语言和一个个精彩的场景吸引着,一路读下去,竟被书中的提示的一个个问题和那些场景的意义所触动。僧人在网络写日记,开设网页已不是新鲜事,而在于揭示自己的时候也在感动别人,能得到一种超越的品格。学诚法师利用网络做平台,以教育、引导、教化为目标,利用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手段,传播佛教文化,将佛法的真谛、生命

学诚法师文集之一《和尚·博客》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本容易读但要认真品味的书,一翻开此书,就被朴实的语言和一个个精彩的场景吸引着,一路读下去,竟被书中的提示的一个个问题和那些场景的意义所触动。

僧人在网络写日记,开设网页已不是新鲜事,而在于揭示自己的时候也在感动别人,能得到一种超越的品格。学诚法师利用网络做平台,以教育、引导、教化为目标,利用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手段,传播佛教文化,将佛法的真谛、生命的本质广播世间,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分享佛法的智慧,他确实作了一件开创性的有益尝试。其博客自2006年2月开通,经一年多,点击量达100多万次。本书结集其博客精华文章151篇,分十二章,约40万字,首次印刷2万册。信手翻阅,精致的文章,图文并茂的版式,随之阅读的兴趣盎然,这是佛的恩赐!每天能相约在学诚法师的博客中,了解僧人们的修学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容。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最大的才能,最高的力量,总不能认识;只有大责任、大变故,或生命重大危难的磨练,才能把它催唤出来,佛法能催生众生的智慧,但谁能体悟到佛的真谛哪?“少有人知菩萨道,世人只是重高僧”,一位高僧可以摄受无数的人们。学诚少年时皈依佛门,是弘一大师的再传弟子。依止圆拙老和尚的麾下,耳濡目染,学修并重,得佛法真谛。成为政治靠得住,有深厚的宗教素养,在信众中有良好声誉的高僧。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时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佛教图文馆长、《法音》杂志主编、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莆田广化寺方丈、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等。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荣誉博士学位。学诚法师于政事、僧事中忙碌。然而又不失僧人的本份一一弘法利生。他以慈悲、智慧为根本,适时奉献,将自己对佛法的体悟及僧人的责任落实与当下,落于信众的需求上,网络博客就是他与信众沟通互动的方便之门。佛法遍满虚空,有缘人能于此得到体悟;有众生能与佛经中细细参知佛法,因指见月;而众多的人们需要高僧的引导,方便体会佛法的滋味。博客中点点滴滴生活,破解了外人对丛林生活的神秘性,感知僧团的生活,让人们知道还有一种超越的生活方式。每天一个故事,带给人们的启迪,让人思考,让人品味,使人宁静。

书中“和尚教我打电话” 一文,讲的事:电话要约见法师,侍者拿起电话,“喂,王居士您好,您下午可以见方丈,你们先商量一下,在给我回复……”法师听了我讲的话直摇头,说:“讲话有待提高,我听你讲话带有命令、指责的口气。第一,口气应柔和;第二,先问候关心;第三,应说明你在广化寺还是在杭州;第四,应给他说明他的请求方丈已知道,一时忙,没来得及回复;第五,应该说有几样东西,方丈请他们帮忙带到广化寺。”

这么一件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对照我们的生活场景,说活没主次,不会抓重点,没替对方着想。与人要呈现什么样的礼貌?怎么样接人待物?如何在信息的时代利用好传媒?突然在这件事上我明白了什么。“万善根本从师出”,生命的旅途,要有无数的师长在加持,让人一点点地发现并增长智慧。

书中“博客与佛法”一篇,讲道:“晚上僧众上课,分享心得时,一位法师说:‘上课前向和尚汇报博客的情况,和尚说:‘去上课吧!法不能不学!’”……

\

“法不能不学”,龙泉寺僧人的学习是非常出色的,他们不仅学习佛典,还要背诵《论语》、《世说新语>>等国学名篇。世间的语言文字是人用以安立诸法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其“读书为修行,做事为众生。”法师不仅指导弟子来观照文字般若,他自己也是难学能学,所以在他的博客中最醒目的标题是一一见闻觉知,同师共学。读书修学进益为的是“今天为明天做准备,今年为明年做准备,今生为来生做准备,生生世世为成佛作准备。”他利用佛法观照众生,以慈悲来温暖人心。当他破除着当代人们生活的痛苦根源时,无论是能与接触的人们还是通过网络博客来倾诉交流的人群,都愿意沿着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蹊径,步步趋入佛法的胜妙境界。”

《和尚·博客》每篇文虽短,但故事跃然欲出。其文章中所具文学功能,也是一种智慧的积累。散文体式,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需绞尽脑汁。其一件事情、一次游记、一点感觉、一点情境,只有一点的滋味都浸透佛法的真谛。这是以人的纯正的信仰为“课题”。信仰不是一种迷惑人心的东西所引发的迷狂状态,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一种深刻的存在感,一种来在内心的指导,将把你的整个存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书中的内容超越人们的功利性计算,追问人的生命会怎么样,还能怎么样的问题?这对于内心疲惫的人们,对于心生烦恼的人们,佛法能扫尘除垢,认知生命的意义。(文/阳光)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