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出家人对世界和平、社会和谐有巨大贡献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0 09:38:18
佛陀教育的成果,其对社会国家的贡献,可以证诸中外史籍。在《佛教文化》刊登有“认识佛教的伟大”,内容有“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不知佛法无权反对、佛教科学的奥秘、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信佛不是迷信、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等等。其中发表了不少国内外知名人士对佛教的认识与赞叹。毛泽东主席曾在1955年3月8日同达赖喇嘛的谈话中讲到:“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

佛陀教育的成果,其对社会国家的贡献,可以证诸中外史籍。在《佛教文化》刊登有“认识佛教的伟大”,内容有“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不知佛法无权反对、佛教科学的奥秘、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信佛不是迷信、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等等。其中发表了不少国内外知名人士对佛教的认识与赞叹。

毛泽东主席曾在1955年3月8日同达赖喇嘛的谈话中讲到:“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毛主席还说过:“文字学、语言学和佛学,我都很想研究。”所以他说“佛教是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有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是不会改变的。

\

江泽民主席也为佛教题词:“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更是大慈大悲,即以真挚的爱心与忘我的精神来救护、普渡一切众生。

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录》中也赞扬佛教“以牺牲为主,救济众生”。数千年来,佛教信仰一直在社会各阶层绵延不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佛教慈悲精神的吸引。

摩尼?巴格西在《我们的佛陀》中说:“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的结合体。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因为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佛教供养佛法僧,是有助于众生解脱轮回之苦的三宝。我们应该知道:所供养的对象的先决条件是他已经解脱、已经成就的才是我们供养的对象,才是清净的对象。受持三宝就是觉、正、净三宝。三宝从慈心生出、慈心生觉、正、净。觉就是佛,正是法,净是僧,这是三自归。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法门虽多,修学的都是觉、正、净。它是在自己心里面的。故佛法是内明,是内学,要从自己心地上去做功夫,如果从心外去修,那就变在外道。

佛法指的外道,不是指佛教以外的宗教,而是指心外求法者。因为佛法着重于内心的修养,内心的觉悟,故佛法是自性三宝。皈依是三自归,皈依自性三宝。将内心的觉、正、净,表现在日常生活与处世待人接物上,就是行为上的三宝。例如六根接触六尘,的确做到不迷惑,没有邪思,是自性觉,自性正,没有染污,就是自性清净。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依靠与皈依处。

佛法还有住持三宝。住持虽然是外面的形象,但是若没有这个形象,佛法就不能存在与建立,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因此住持三宝很重要。它就是形式上的佛教、寺院、庵堂、佛像、经典、出家人,代表的就是住持三宝。没有它,佛法就会毁灭,所以这也很重要,应该尊重护持三宝中的佛宝,佛不在世时,佛菩萨的形象就是佛宝。看到它就要想到佛,要礼拜,这不是迷信,它的用意是尊师重道。

\

住持的法宝就是经典。佛不在世时,住持三宝以法宝为主。佛教导弟子当他入灭后,嘱咐后世弟子要依靠四依法,遵守四依法,就如同佛在世时没有两样,不会走错路。四依法是:

第一是“依法不依人”;

第二要“依义不依语”;

第三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第四是:“依智不依识”。另外住持僧宝就是出家人。僧宝就是净、和的象征。净而不染。和而不争。

在《出家修行》一文中讲到“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然而,如今在社会上很多人对出家人特别轻视,好象在他们眼目中,出家人都是因为人生不得意受到各种打击或是生活上走投无路,才选择逃避现实出家为僧这条灰色道路。

其实这正表明他们根本不懂得历史,我们且不说出家人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和及其内在的证悟境界,仅仅就民族文化交流来看,出家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灿烂的一页。

在当今的世界上,仍有许多戒行高超,学识渊博,以自己无上的悲愿与顽强的精神,努力弘法利生的高僧,他们为法忘躯,普利人天的慈悲情怀,受到国际人士的广泛敬佩。亦为世界文化交流、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本国人民钦敬。

但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对出家人有不公正的看法,这是很荒谬的。实际上,出家人是我们整个社会和国土的庄严,舍弃世俗获得出家身份,这是世界上任何昂贵的珍宝都不能相比的,所以出家非常地尊贵。从出世间的功德来讲在佛法经论中有许多圣教的证明。

总而言之,有幸披上出家的僧衣是千百万劫中难以得到的。然后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披上袈娑也是最难得的,世间上各种再昂贵的金银财宝也是没有任何一样比得上它,因此清朝的君主大顺治皇帝也说过:“世间最贵者,莫若舍俗出家。”

因此现在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中的—些出家人也不要起颠倒妄想,以为在家的一些世俗行为是非常地好,而应该知道我们在这个短暂的人生当中能够幸运地出家,确实是有很大的福报,也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这种出家身份是非常的伟大。

就象弘一大师所说的那样:“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也正如唐太宗所言: “出家乃大丈夫之行,”这是抛开世间五欲束缚、追求最崇高真理的象征。

出家人应以高度的自豪、深切的悲心、精严的戒律、良好的人格,去感化、教育那些对出家人轻视的世间人们,使人人敬僧尊教的风气重现今朝。

文/黄新居士

心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成语名称以耳为目成语拼音yǐ ěr wéi mù成语...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