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出家的第一件事先安住于当下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39:48
出家的第一件事先安住于当下  一层秋雨一层凉,一阵秋风一树黄。说是秋雨,此时已是农历十月初九,已然是立冬后的时节了,庐山东林寺大雄宝殿前的四棵银杏树,此时也换上了金装,满树的金黄,秋景如画,吸引着人们纷纷前来驻足拍照、观赏。  其实这次东林祖庭之行,我是带着目的来的,想咨询或者了解一下在东林祖庭出家的条件,在这期间我问了好几位师父,他们的回答也不尽相同。说起出家的想法,其实大概在两年之前就有了,甚
出家的第一件事先安住于当下

出家的第一件事先安住于当下

  一层秋雨一层凉,一阵秋风一树黄。说是秋雨,此时已是农历十月初九,已然是立冬后的时节了,庐山东林寺大雄宝殿前的四棵银杏树,此时也换上了金装,满树的金黄,秋景如画,吸引着人们纷纷前来驻足拍照、观赏。

\

  今天,距离九月十九剃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对于本人而言却意义非凡:实现了从一名在家居士到出家沙门这一不同身份的转换,平静的内心中带着些许波澜。这期间,有着初次看到居士向自己合十、问讯的不适应;也有着第一次在五观堂过堂时的小紧张;其中更多的则是内心深深的惭愧。自己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出家的不易,何况再以戒律和威仪为准绳,想做个合格的出家人,更是不易。

  面对这些困惑的时候,我问师父,师父说,要一步步来,刚开始不要一下子对自己要求过高,凡事都有个过程。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之前只想着要对得起这身僧服,却忘记了自己仍是一个习气深重的业障生死凡夫。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佛说四十二章经注》)在这里,不得不对佛陀的伟大、慈悲与智慧,以及佛法的广博与深邃深感敬佩。或许,用那句不忘初心来激励自己比较合适,不管当下以及未来发生什么,遇到什么,切不可忘记自己学佛以及出家的那份初心。

  既然已经出家,就应该安住于道上,安住于修行上。可是当思绪一飘动,随想的东西就难免多了起来。所以内心比较惭愧,只能略略说说末学来东林祖庭出家的因缘。

  末学与东林祖庭的正式结缘,应该是从二〇一七年的佛七开始的。虽然之前学佛有段时间了,也与净土法门非常契合,但无奈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正式来东林祖庭朝拜或者共修,但对祖庭的向往却是由来已久。二〇一七年的那次佛七收获很大:第一次连续受了七天的八关斋戒并坚持了下来;第一次打了一个完整的佛七,这其中的感受可以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第一次和莲友一起去拜了东林大佛,看到东林大佛庄严而慈祥的面容、十劫以来舒展接引众生的手臂,几乎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这期间带着一些新鲜、激动甚至是不舍,完成了生平很多的第一次。

  佛七结束之后的依依不舍或许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果然,二〇一八年的春节我又来到了祖庭,在小寮做了十天左右的义工,第一次在寺院过年,吃了寺院别具特色的团圆饭,寺院叫普茶,准备得非常丰盛。由此能看到常住费了很大的心思,也让人深深感恩这背后师父以及义工菩萨们的默默付出。

\

  其实这次东林祖庭之行,我是带着目的来的,想咨询或者了解一下在东林祖庭出家的条件,在这期间我问了好几位师父,他们的回答也不尽相同。说起出家的想法,其实大概在两年之前就有了,甚至也告知了父母,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犹豫,亦或许是因缘不成熟,转眼两年过去了,出家的事却一直没有落实。但我仍然力所能及地参加居士莲友的放生、共修等活动,出家的念头也仍然时不时地冒出来。在三十三岁这个不大不小的年龄,尤其作为一个未婚男青年,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在出家还是在家之间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了。也许是佛菩萨的加持,也许是某种命中注定,通过春节这次祖庭之行,我最终决定要在东林寺出家了。如果一定要说为什么,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因缘吧。

  出家的过程还算顺利。也许是与观世音菩萨有缘,我皈依和受五戒的时间都是农历的二月十九,即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出家是农历的九月十九,即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与其说是巧合,我更相信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着甚深的缘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我曾经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出家,在家不是也可以念佛往生极乐么?起初的时候,缘分这两个字似乎还不能够说服自己,随着对佛法的不断学习和认识,我甚至用比较世俗的话来回答自己,那就是让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大化,既然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又有出家修行的条件,为什么还要选择在家修行呢?就修行来说,出家修行不易,可是在家更难啊。当然出家不是来混日子的,不是一味逃避,亦或是经受打击后的意志消沉,要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家,要发真正的求解脱和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偈云: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要将身心安住在道上,精勤修行,否则受檀越四事供养,恐怕信施难消。我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不足之处,未来要多向祖师大德、善知识学习,去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这里也与大家共勉吧!

  关于未来,除了修学方面的设想以及坚固求生极乐的信念,似乎并没有太多其他想法,毕竟佛教讲无常,也许变化是唯一的不变,不管未来如何,总要先安住于当下。不忘初心,续佛慧命,更要牢牢铭记往生极乐、早归故乡的目标。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最后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东林祖庭山门镇静,海众安和,道风远播;诸位大德法师法体安康,一切众生道业早成。千万祝福汇成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成语名称以耳为目成语拼音yǐ ěr wéi mù成语...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