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出世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37:15
我们选择信仰的对象,应该审察它是否真实存在。譬如我们选择信仰佛教,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确实存在。佛陀有出生的国家,诞生的年月日,养育他的父母,他有兄弟亲族,他更有出家、修行、成道的经过记载,佛陀的事迹,历史上明明确确载录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子虚乌有人物,凭空杜撰的天帝;也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换句话说,我们佛教徒所信仰的对象,他在历史上是经得起考据证明的。因此,我们信仰什么?我们要信仰实实在在存

我们选择信仰的对象,应该审察它是否真实存在。譬如我们选择信仰佛教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确实存在。佛陀有出生的国家,诞生的年月日,养育他的父母,他有兄弟亲族,他更有出家、修行、成道的经过记载,佛陀的事迹,历史上明明确确载录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子虚乌有人物,凭空杜撰的天帝;也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换句话说,我们佛教徒所信仰的对象,他在历史上是经得起考据证明的。因此,我们信仰什么?我们要信仰实实在在存有的对象。

整个大乘经典阐述的修行方式,从菩萨的愿力到菩萨戒,及大乘华严、般若的见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菩提心的成就而展开。所以说,菩提心既是修行中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最终要成就的结果,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我们的修行就无法找到扎实的立足点。

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弘扬过程中却没有很好地实践大乘精神。汉传佛教虽有八个宗派,但最后基本归于禅宗净土。而禅宗和净宗的修行人很多充满浓厚的个人出世色彩。修禅宗的无非是了脱生死。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他们基本是以个人解脱为主要目的。如果仅仅为个人解脱而修行,显然不是大乘的发心!为什么充满积极利世思想的大乘佛教,到中国后演变为具有浓厚出世色彩的佛教呢?根本就在于忽略了“菩提心”,因而在修行上偏向以追求出世解脱为主。(信息来源:摘自《宁波佛教》)

\

编辑:明蓝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肉餧虎...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