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七章)1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9-17 09:40:03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七章)1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七章)1

\

  林世敏居士著  第七章 如何做个佛教徒  读完了这本书,或许有些同学对佛教产生了好感,希望能够做一个佛教徒。但心中难免会有点疑惑:怎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如何做个佛教徒呢?我想这个问题的解答,不必兜著圈子,简单地可以分成三点来谈:  第一 要了解佛教研究佛学  我们要做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圆满、成功。同样的要想信仰宗教,就要先了解这个宗教的教理,是否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它对宇宙人生问题的解释,是彻底呢?还是不彻底?能够令人心悦诚服呢?还是不能?所以要想做个佛教徒,一定要先了解佛教与研究佛学,如此才能基于理智的信仰,才不致于变成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盲信。
  比如说了解了佛教是不杀生的,那么杀猪宰鸭拜拜的,就违背了佛教的精神;又一般所谓的‘神明’——诸如妈祖、城隍、土地公、天岁君、注生娘娘等,依佛教眼光看来,他们都还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觉悟和解脱,所以佛教不拜这些神明。(但也不毁谤、轻视他们。)佛教拜佛、菩萨的目的,就是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勉励自己要做到像他们一样真正觉悟的地步。
  佛教所尊敬崇拜的,不是那个‘神’名气大就拜他,而是以觉悟的彻底不彻底来做为取舍的标准。
  比如说我们读书时,有疑问一定要找一个学问好的老师请问,绝不能糊里糊涂的随便在半路上找一个一知半解的人解答。因为一知半解的人不可能给你正确的答覆。  第二 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做一个佛教徒除了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之外,还要加上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做一个佛教徒,‘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也就是普度众生的任务),是自己的责任。佛不能离开人间、地狱而享福,他和众生是一体不可分的,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
  古人说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就是佛教徒慈悲的写照。因此做个佛教徒,要先抱著服务社会,救人救世的悲心,为了达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目的,不惜赴汤蹈火,牺牲生命。  而做一个佛教徒必须要立下四个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以智慧剑斩烦恼根)。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习救人救世的知识和技能)。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向最伟大、完美的人格学习、迈进)。
  能够达到这四个目标,不但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善天下,这就是佛教徒的理想境地。  第三 受三归依  什么叫做三皈依呢?就是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严守戒律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富贵,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三皈依’有两种形式:  (一)参加佛寺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此就是一个佛教徒。(就像天主教的‘洗礼’一样。)
  (二)自己默默地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这种人虽然没有参加‘归依’的宗教仪式,他当然也是佛教徒。  既然做个佛教徒不一定要经过‘三皈依’的宗教仪式,为什么现在的佛教徒还是要行‘三皈依’礼呢?大家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吧?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团结佛教徒们,使大家在同一个信仰之下,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有‘立志’自勉的意义在内,使自己警惕自己:从今以后我是佛教徒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亲戚、爱朋友、爱父母、爱子女、爱丈夫、爱妻子,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以上所说的,要想做个佛教徒,努力实践佛的教诲,以达到成佛的目标,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  信→解→行→证  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要努力去研读佛学,了解佛的教理(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著佛的教导去修行(行);如此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槃的快乐(涅槃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文章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

以耳为目成语名称以耳为目成语拼音yǐ ěr wéi mù成语...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成语名称以胶投漆成语拼音yǐ jiāo tóu qī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