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佛教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仁得上師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9-16 09:37:58
佛教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仁得上師佛教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佛教真理要義 泰王國御封華宗大尊長泰國華宗僧務委員會主席 敕賜普門報恩寺住持仁得上師 大家來此共同修學佛法。實是難能可貴殊勝因缘。現在來談學佛的重要、釋迦牟尼佛是已成正果之佛陀、他明白了解一切宇宙人生及大自然的道理、故此來教導我們破迷開悟、他已先成佛了、我們都已公認。 同時把世界的一切自然道理全部都修到徹悟清楚後、逐條拿來指導我們知曉、即所說一切

佛教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仁得上師

佛教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佛教真理要義 泰王國御封華宗大尊長泰國華宗僧務委員會主席 敕賜普門報恩寺住持仁得上師

\

\

大家來此共同修學佛法。實是難能可貴殊勝因缘。現在來談學佛的重要、釋迦牟尼佛是已成正果之佛陀、他明白了解一切宇宙人生及大自然的道理、故此來教導我們破迷開悟、他已先成佛了、我們都已公認。 同時把世界的一切自然道理全部都修到徹悟清楚後、逐條拿來指導我們知曉、即所說一切經典。其間千頭万緒、全是言真實語。都是對人生有利益的、但是、可惜人類被貪、瞋、痴三毒所蒙蔽、故此見到真實法也不識真實法、都認為做人有財運就好、都是求佛來保佑、出門順利、做生意總想有賺、有錢好用、一世平安順利就好、這是普通人的想法。 佛為何欲降生到此世間來、在世間修成道呢?這是佛的大願心、因為他明白世間的人终日受苦而不知苦、叫做愚痴。這是佛說的、不是不慧說諸位愚痴、諸位在座就愚痴、不慧也是愚痴之一、但可喜的是今生我們有機會得聞佛法、有機會得知佛說的道理。 諸位更須深知佛經中說的:“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明師難值。”如我們現在今生、如誠心專誠\學佛的人、四樣全有。人身難得我們已得、佛法難聞現在就是聞、但聞後會了解嗎?比如、一個人聞法之後會明白、但又不去如法奉行、這種人叫做不見法。好好的佛法、他無可能見到、與佛無緣、叫做佛法難聞。得聞者有缘來听、听後十足起信、如法奉行而無間斷、發菩提心、永不退轉、直達見道。 今生今世能修行成佛那是最好的、今生今世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進修、來生則不墮惡趣、而繼續努力精進修持、直至超出三界、永脫輪回、証得無上菩提、這才是聞法信受奉行得善果、有智慧之人。普通聞法的人非常多、但明白真理的人卻甚少。 大家想想看、我們學佛、是應如法學佛、不要讓佛費心。如果還是在裏待佛來憐憫、那就太過可惜了、所以能清醒得智慧之人、拜佛免求佛、拜佛是遵佛為聖人、拜佛學佛有高尚的道德、拜佛學佛有超凡的人格、拜佛有慈悲大願來教化拯救眾生,的大無畏精神与教法、我們緊要是要著實向佛學、佛怎麼做我們就學他做。 試問、我們真實去學、去做、去行、一切能做到和佛一樣、豈不就是佛了嗎?從理性說、我們都是未來佛、衆生是未來佛、千佛万佛都是佛、釋迦牟尼佛成佛、我們學佛本性清明也就是成佛、就與釋迦牟尼佛一樣、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以成佛、叫明心見性自已尋到心內之佛、自己願意出來做佛、照佛道理來修行、發大宏願修成佛、所以我們如法實踐、就是要與釋迦牟尼佛一樣。 釋迦牟尼佛來降生、是為了一大事因緣、什麼是大事因緣呢?就是為了欲度眾生了生脫死、完了此一生之後、以後不用再生再死、叫做了生脫死、但一個人欲修行、如不明白本身情形、那就不容易修了、因不明白你本人肉身能永遠生存嗎?所有財產能夠長久給你存在嗎?最心愛的東西將來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嗎?每一個人最有價值的東西最愛惜它、但终极到那時候、我們雖愛惜它、它則仍要離開我們、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使它能長久有受利益呢?那就是廣修福業、福業就是我們要修的、如果無修則無福、修應修得如法、不得法就費時失事了無所得益。 現在大家聼看、許多人都是求佛保佑、有幾人如意?有幾人得到?像自從前佛住世時、有人求佛保佑長壽一樣、那麼自佛世以來到現在、已兩千五百多年、世上最老最長壽的有幾人?如佛真是會保佑、這時應是有兩千多歲的人存在、最少也有五百多歲或一千歲、因佛曆經已兩千五百多年、從前人也是會求長壽的、求了有沒有得到!所以大家應該明白。 今後大家切勿向佛求、應是向佛學、學了便有得、要求的應是長此能學下去、不要退轉是人生的無上大幸也。我們應明白、佛是來教導我們修行。 世間的老師是教我們讀書、教我們識字、教我們做人、老師無可能保護我們一生的禍福、我們信佛一樣、大家勿迷信認為佛是三頭六臂、我們求佛、祂就賜給你、反過來說、我們以何資格時時欲去求佛?在佛前點香要求佛來保佑我、但佛看了一定會想、真可憐、你這個人為什麼從前不曉作善因、現在何苦來這裡求呢?誰能救你、這是自作業自承受、善因善報、惡因惡報、這是千真萬確的、佛明白世間的一切真理、前因後果叫生滅變異之法。這是「諸法因缘生、缘滅法亦滅」的真理。 我們現在應改正思想、不要認為佛不會保佑、從此就不去拜佛學佛、這樣就變成了大傻瓜、成為無思想的人、變成了大笨象。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後、要運用頭腦智慧、從正道去修。佛是一定要拜的、不拜就會忘記佛、我們是佛弟子、拜佛向佛學得道理、不拜佛就沒有學佛、奇奇怪怪的事情就會發生了、因為我們心中沒有佛、所以我們心中沒有佛、裏面魔鬼就出來發作、行者為人師、作邪落魔鬼。 拜佛是學佛、心常有佛、有時做事就想著佛、遇到不該做的事、一想佛的教導我們不可以這樣做、記得這樣就好了、不用求佛保佑而迷信的事也不會發生。佛保佑與不保佑、實際情形是這樣、大家如有懷疑、敬請來函提問、不慧喜歡再解釋。 因恐怕有些人聼後誤會、傳說某師父說求佛無如法學佛、佛不會保佑。不過佛是講真理、但若做得對、佛也是會保佑一樣、因為佛教人運用智慧、傳教法門給人學、我們就按照教法去學去作、所以我們深感佛的恩德、佛教我們修學福業。如不去修學行持哪得福業?所以應去行持去修學、佛教最平等、大慈大悲沒有自私、如果佛保佑人、保佑某一人、佛變成自私、再深一層、佛是平等性、他已說過了、就是剛才所講的道理、你欲去修學、如不依教奉行也就無辦法修得好、好像深入寶山空手回、那是他自己願意的、既到寶山、裏面寶藏豐富可任選任取、即如佛教導修行、欲修何法門?欲禪宗?淨土?欲念佛?欲研究經典?欲奉法修禪、修密、修戒完全都有、這些都是寶、為了適合修行人的身份及意向、故此講了許多法門、如善所向、對有發心學佛的人、雖不識字、不曉誦經、不曉坐禪、只要虔誠\念一句阿彌陀佛亦就好、時時念、處處念、念到專誠的時候、也會成佛。 經中說:「是心是佛、是心做佛。」又說:「摯誠念佛一句、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無量無邊的罪惡都可以消除。念佛何以有這樣大的功德?因佛之慈悲果德不可思議、佛的願力不可思議、故虔誠\念佛的名號更是功德不可思議。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應該有信心、信、願、行三者具足、就能進修佛道。如果三者缺一就是假的、嘴念而心不專、沒念完就想著做生意、因為心已去在生意店了、經還未念完、心已經跑了、這樣就是心不在焉。所以這樣念佛得不到實益。我們每天不要增加也不要減少、一直念完、長此以往、直至心境安好了、再增加多一些、保持進修下去、到那時也不覺會耽誤時間、覺得好的時候、再增加下去、算是福德在逐步增加、這叫做精進。 諸位:對於一切教理應當明白、即了解意義、就是聽講之後、是否會了意、他說的清楚嗎?如說的不清楚、不圓、我們應研究、如研究清楚了就應該照行照做、要如法奉行、就不會錯誤。善哉善哉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敬願人人學佛、人人成就、阿彌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