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佛教慈悲观与道德教育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9-16 09:37:45
一、当前急需佛教的慈悲观大乘佛教的慈悲,提倡关爱一切众生,这对很多大学生来讲,可能太高了,恐怕很难做到。但即便如此,起码你也应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实际上是每个人的天性,有些人的善心就算暂时被蒙蔽了,但只要后天的方法得当,也可以让它慢慢苏醒过来。尤其在大学里,如果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一些了解,比如,慈悲还包括缘众生的慈悲、缘法的慈悲、无缘的慈悲,并将它的教义深入挖掘,同时多

佛教慈悲观与道德教育

一、当前急需佛教的慈悲观

\

在座的很多人,对佛教也许了解,也许不了解。其实,不说佛教中更深的道理,单单是它的慈悲观,就是当前必不可少的。

如今的人们,对科技手段的掌握日新月异,聪明才智也是远远超过了几十年前。然而遗憾的是,好多人特别缺少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慈悲的心态。

你们在课堂上曾学过许多知识,但是有没有学过怎么样做人,怎么样饶益社会,怎么样帮助一切生命呢?你们生命科学院,经常做各种动物的解剖,来研究生命的本质,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渴望快乐而不愿感受痛苦呢?

曾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注意你的心态,它会成为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会成为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成为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它会影响你的命运!

所以,一个人的心态,会直接决定未来的命运。如果没有慈悲的心态,人生难免会以悲剧告终。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慈悲?对此,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解释得非常清楚。他是这样讲的:;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也就是说,;慈是给一切生命带来快乐,;悲是让一切生命远离痛苦。当然,这里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所有的动物。

然而,现在人们非常缺乏这种理念,一看到动物,第一个念头往往就是:;它的肉能不能吃,皮能不能穿?不但对动物如此,包括对于人类,有些人也打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旗号,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损害许许多多人的健康。

比如,一些药厂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制造各种假药害人;食品行业经常有耸人听闻的内幕曝光,大家对此也司空见惯;医院里的;白衣天使,不知从何时起,救死扶伤的光环已悄然褪色,变成了人们口中的;黑白无常;还有一些老师,原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也沦为了误人子弟的元凶,甚至前不久杭州有个女老师,提出;宁可为妓,绝不为师的口号,引起了国内外一片哗然。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有些高校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也开始纷纷放弃底线,为了钱什么都肯干。听说有个北大才子毕业后,由于找不到工作,就以卖猪肉为生。当地县委书记觉得太屈才,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工作,可是他不太会做人,与人交往的能力特别差,跟谁都合不拢,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又回去卖猪肉了。

现如今,人们的伦理道德日损,这不仅跟社会风气有关,跟学校的教育也有极大关系。假如学生平时耳濡目染的,都是赚钱的好处、发财的方法,除此之外,对大众没有任何责任感,对自己没有任何道德约束,那人类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可怕。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说过:;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忽略道德,无异于给社会树敌。

二、佛教的慈悲遍及动物

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佛教的慈悲观。

一个人如果没有慈悲心,内心只有对物欲的贪婪,就会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到头来不但害了别人,也会害了自己。正如佛经中所言:;贪爱毒之过,能害一切人。而要想真正生起慈悲心,最好是从佛教中汲取。

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的慈悲范围最广。像儒教,虽然提倡;仁,认为在仁、义、礼、智、信中,;仁是最高的境界。但他们的;仁也仅限于人类,为了父母等,也有杀鸡捕鱼的现象存在。相比之下,佛教的慈悲,跟其他宗教不同的是,它不会伤害任何生命,包括动物在内,诚如《大庄严论经》所言:;佛法大慈悲,终不伤害物。

特别伟大的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亦云:;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一切法,概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通达万法皆空的智慧,一种就是不害任何众生的慈悲。

这种慈悲,不单单是一种口号,而且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佛教的方方面面。就拿藏传佛教中的;藏医来说,从古至今,从未做过动物的活体解剖;藏药里所有的动物成份,都是在动物死后才入药的。藏医的治病理念,是给予众生安乐,但绝不把人的安乐与杀生划上等号。

其实,不杀生,并不代表不能治病。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非常反对杀生,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杀生求生,去生更远。意思是什么呢?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去杀害动物的生命,只会让自己离;生越来越远。

现在有些人,为了所谓的营养,就炖鸡鸭、吃鱼虾,并习以为常,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不对。其实,你吃这些动物,不但不会延年益寿,反而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极大危害。这是一种因果规律。

当然,对动物要心怀慈悲,并不只是佛教徒才这样提倡,如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也完全支持这种观点。今年11月,在英国伦敦街头,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演员萨拉·霍尼韦尔,上演了一次反对肉食的行为艺术。她半裸着躺在一个巨大的盘子上,周围摆放着假的薯条和青豆,盘子旁边是善待动物组织的标语:;设身处地想一下你盘中动物的处境。她的这种行为艺术,就是希望激发人们对盘中动物的同情心。

印度伟大的和平主义者;圣雄甘地,也曾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这句话可谓意义深刻,理应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

有些年轻人听了,可能不信这一套,难以接受这种理念。但等你年纪慢慢大了,有些道理通达了,就会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

昨天,我们在一个公园组织放生,有一位大学老师也参加了。她说自己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在这个公园办过婚礼,当时由于不信佛,婚宴上杀了很多生命。如今,她对往事非常后悔,希望多参加放生,也算是对当年的一种补偿。

所以,真正的慈悲,不仅仅是对人类,还应包括我们身边的动物。

三、出家对父母是不是一种不慈悲

或许有人提出疑问:;既然佛教如此慈悲,那为什么让人出家,弃父母于不顾?如此不孝,岂不是与慈悲直接相违?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一些电影和媒体的错误引导,如今很多人对出家的认识,都是负面的居多,根本不知道出家是最大的孝顺。

要知道,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这一世,对父母的孝顺,也不是给他们一些钱,经常去看看他们,就可以了。从长远来看,以金银财宝、饮食衣物供奉,不能圆满报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导他们行持正法,才是真正报答了双亲之恩。就像《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中所言:;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莲池大师也讲过:;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让父母彻底离苦得乐,子女才能成就孝道。莲池大师还把孝分为三种:孝、大孝、大孝之大孝。其中;大孝之大孝,就是令父母永远离开痛苦、获得快乐,这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也是出家后可以给父母带来的。

因此,作为子女,自己一定要多行持善法,同时,尽量劝父母不要杀生、行善断恶,这样对他们生生世世的安乐才最有利。所以,从各方面来了解佛教,这一点很重要!

四、国外对佛教慈悲观的尊重

现在汉地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基本上没有重视佛教的理念,这一点特别可惜。在国外,像泰国,把佛教跟学校教育合为一体:许多学校的顾问或主要负责人,都是佛教徒、出家人,学校的教学内容也与佛教有关,并且每个礼拜要参禅、念经等,甚至高等学校还有更深一层的教学内容。这样久而久之,绝对可以引发大众的慈悲心,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关爱众生。

还有英国,前几年已立法规定,将佛教列入中小学课程。他们认为,佛教以缘起法、四圣谛为基石,符合当今科学,易为西方人所接受。而且,佛教倡导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又主张慈悲、和平、非暴力,对提升社会道德、维护社会安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见,佛教的慈悲观,对现代人来说不可缺少。它虽不像很多时髦的东西那样吸人眼球,但就如水和空气,淡得让人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在任何一个环境中,离开它都不会活很久。

五、慈悲观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当然,你们也许特别想听:怎么样保养身体?怎么样让自己快乐?修什么法马上减轻压力?而一听到所谓的;慈悲观,不少人就兴致索然、昏昏欲睡。

其实,你们将来在社会上不管做什么,最需要的,就是今天所讲的内容——慈悲。如果没有慈悲的心,没有关爱他人的心,整天不顾一切追名逐利,那你就算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

大乘佛教的慈悲,提倡关爱一切众生,这对很多大学生来讲,可能太高了,恐怕很难做到。但即便如此,起码你也应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实际上是每个人的天性,有些人的善心就算暂时被蒙蔽了,但只要后天的方法得当,也可以让它慢慢苏醒过来。

尤其在大学里,如果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一些了解,比如,慈悲还包括缘众生的慈悲、缘法的慈悲、无缘的慈悲,并将它的教义深入挖掘,同时多学习一下《大智度论》等大乘论典,这对大家来讲,肯定有很大的利益。

退一步说,假如你实在对慈悲没兴趣,也可以先认识一下佛教的智慧。佛教虽然起源于2500多年前,但如今最尖端的天文学、地理学、宇宙学、量子力学、医学、生命学、社会学等,这些内容无不涵摄,而且从中都能找到最准确、最究竟的答案。

所以,佛教的高深莫测,当今许多知识分子需要了解。若能如此,你得到的只有利益,而不会有任何损害。

现在有些人喜欢胡思乱想:;我对佛教不能学得太深了,不然,以后会不会出家了?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在佛教中,有对出家人的教言,也有对在家人的教言。佛陀并没有要求,每个人只要一学佛,就必须看破红尘,到山里去出家。因此,希望以后大家对佛教,不要有这么多的误解,而应正面学习一下许多经论的教义。

这个社会,如果人人有一颗慈悲心,多为他人着想,其实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前几天,甘肃有一辆幼儿园的校车被撞,事故原因是严重超载,只能载9个人的车却装了64个人。这起交通事故,造成了21人死亡,43人受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发后,当地一些领导被停职调查,全国各地开始高度重视校车的安全,很多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

如此亡羊补牢,虽然也很有必要,但如果人们心怀慈悲,经常关注孩子的安全,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许多危险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所以,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慈悲,人人若都有这种理念,把慈悲当成理所当然,就算不能杜绝一切恶行,至少也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所以,今后的学校教育,理应把培养慈悲心这一块放在首位。不然的话,我曾看过一本《道德发展论》,里面就讲了,无论是任何国家与民族,如果完全抛弃了道德观念,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就会经常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天下一片混乱。

你们在座的师范学生,以后有些人肯定会当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想法与行为,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学生,所以,大家不能成天只想着自我,而置社会的利益于不顾。现在不少大学生,只想自己找个满意的对象,组建一个舒适的家庭,钱再赚得多多的,这就是一辈子追求的目标。至于社会需要自己做点什么,压根从来就没想过。相比之下,以前完全不是这样,古人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现在的学生们,谁有这样的万丈豪情?

其实,就算你日日夜夜为了钱奔波,不惜一切代价只想发财,可最终能得到什么呢?揭开外表的繁花似锦,只剩下了内心的;压力山大。对一个人来说,身体不健康了,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如果教育缺;德,从而导致了心理不健康,那到任何一个医院去,都无药可救。

所以,在座的各位,今后对道德教育不得不重视。无论你从事什么教育行业,都应想办法教学生怎样做人,灌输一种善良的教育,同时也应让他们懂得孝顺。这方面,可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论语》等传统文化,也可以学习《善生经》、《盂兰盆经》、《父母恩难报经》等佛教典籍。

通过这样的学习,很多人的善心就会慢慢涌现,哪怕帮别人一点点,或是孝顺自己的父母,也完全是出于一种自觉,而不是被动的,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不然,人人眼里只有自己,就像开车时人人都往前冲,最后只会令交通堵塞,谁也过不去。如此,受害者到底是谁?就是你自己。

因此,利他就是利己,无私的慈悲心,是世间上最好的礼物,能带我们步入快乐的坦途。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以及你们将来培养的每一个人,可以将慈悲的阳光遍撒于整个世界,开启芸芸众生的幸福心莲,让每个人绽放出美丽的微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聋辨声 以聋辨声

以聋辨声成语名称以聋辨声成语拼音yǐ lóng biàn shē...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