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佛教的天堂和地狱的观念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9-16 09:34:41
当愚痴的人于此时此地及以后造下自身堕地狱之时,有智慧的人造了他自己的天堂。佛教的天堂和地狱的观念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宗教。佛教不接受天堂和地狱是永久性的。纵然他在人间有了弱点,宣判他永堕地狱也是不可理解的;要给他机会去改善自己才是可以理解的。从佛教观点看,已堕入地狱的人,只要以他的善业功德或过去世的功德一样可以获得解脱的,地狱之门不是没有锁匙的,地狱是暂时的地方,没有理由使他们永久在地狱中受苦的。

  当愚痴的人于此时此地及以后造下自身堕地狱之时,有智慧的人造了他自己的天堂。

  佛教的天堂和地狱的观念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宗教。佛教不接受天堂和地狱是永久性的。纵然他在人间有了弱点,宣判他永堕地狱也是不可理解的;要给他机会去改善自己才是可以理解的。从佛教观点看,已堕入地狱的人,只要以他的善业功德或过去世的功德一样可以获得解脱的,地狱之门不是没有锁匙的,地狱是暂时的地方,没有理由使他们永久在地狱中受苦的。

\

  佛陀告诉我们,天堂和地狱不在世界以外,就在这个世界。如此,佛教的天堂和地狱的观念非常合理的。举例说,佛陀有一次这样说过:有一个无知识的人做了一个断言,他说,海洋底下有一地狱。这一宣布是错误而无根据的,地狱只是一个名词,其意义是指身体上的痛苦感受。佛教不接受天堂和地狱是一个特定的现成地方。

  这个世界的地狱之火要比世界以外的地狱更为灼热,没有比嗔恨、贪欲、愚痴三毒火烧更热。佛陀说:我们凡夫被十一种火烧:贪、嗔、痴、病、老、死、忧虑、悲哀、身心上病苦、闷郁和悲伤。人们可以用这些情欲中的任何一种火都能烧毁整个世界。从佛教观点看,最容易分别天堂和地狱。反之,什么地方有更多的快乐,不管是这一世界或其他星球,只要有享乐的特殊地方,此处就是天堂。然而,人间是苦乐综合的,人类经验到苦和乐,才会理解到生命真正的本质。但在其他各种星球的众生,很少有机会理解到这种道理。因为某些地方痛苦太多,有些地方快乐太多。

  天堂是暂时的居所,因为他们造了善业,所以享受较长的感官快乐。地狱也是暂时的地方,他们造了很多恶业,所以身心感召痛苦。若说是这些地方是永久的,这是不可能的事,也不是有一上帝在天堂或地狱中主宰一切。每一个人按照他的善、恶业力去决定一切。佛教不以炼狱恐吓世人或设计有一乐园去取悦人们而介绍佛教,信佛主要是修心养性。

  摘自《佛教徒的信仰》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惊才风逸...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