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则)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9-10 09:46:18
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则)  孝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诸多佛教经典中,佛陀都论述了佛子尽孝道的重要意义。翻开诸佛菩萨的传记,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诸佛菩萨是实践孝道的典范。受佛教孝道思想的影响,历代高僧大德对孝道有很多经典理论。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叹、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间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张孝道更应该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光目:救母
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则)

  孝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在诸多佛教经典中,佛陀都论述了佛子尽孝道的重要意义。翻开诸佛菩萨的传记,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诸佛菩萨是实践孝道的典范。受佛教孝道思想的影响,历代高僧大德对孝道有很多经典理论。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叹、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间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张孝道更应该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光目:救母脱离恶道

佛教的孝道故事之光目救母脱离恶道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衹劫以前,清净莲花目如来于世间弘法度众时,有一罗汉走在路上,遇到一位面容忧戚、名叫光目的女人,她虔诚地供养罗汉饮食,罗汉问她:你有什么心事吗?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助你。

  光目说:亡母因生前不信因果又造恶业,我担心她会堕入恶道之中,所以在其忌日为她行善修福。但我心中仍十分惦记着母亲,不知道她现在投生何处?

  罗汉知道光目的孝心,于是入定观察,发现光目的母亲在地狱道当中受极大的痛苦,罗汉问光目:你母亲在世时,有做些什么事?她现在在地狱道中过着痛苦的日子。

  光目回答:母亲生前喜欢吃鱼鳖这些海产,尤其是鱼鳖的卵,经常或炒或煮,大快朵颐,她一口就可以吃下为数上百的鱼卵,因此终其一生,在她口中丧命的鱼鳖恐怕有千万之多吧!请问尊者,我该如何救我的母亲呢?

\

  罗汉听了叹了一口气:世间的人,为了短短的三寸舌根而造下的恶业实在太多了。你可以至诚恭诵清净莲花目如来圣号并礼拜圣号,你及你母亲都可因此获福无量。

  光目听了立刻变卖家产,寻找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圣像,一心虔诚恭敬礼拜。

  一天夜里,光目梦见清净莲花目如来,全身金色晃耀,高大如山,如来告诉光目:你的母亲不久将投生到你家,出生后即会说话,她会告诉你这一切的因果。

  隔了一段时日,光目家中奴婢生下一子,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即含泪告诉光目:我是你的母亲,自从和你阴阳两隔后,就堕入大地狱中受苦无量,仰赖你行善积福、礼佛回向,才得以脱离恶道。只是我罪业深重,今世虽然投生为人,但是贫穷下贱又短命,十三岁就会死了,命终后又再堕入地狱道中继续受苦。

  光目听了,知道此人是母亲来投胎转世,心中悲喜交加,问道:母亲您知道自己当初为何会堕入大地狱中受苦吗?

  奴婢之子回答:我因为杀害众生及毁谤三宝而堕入恶道,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回向,现在仍在地狱中受苦。

  光目问:地狱当中是怎样的情况呢?

  奴婢之子痛心地回答:唉!太苦了,我实在不忍再提了,那种水火交煎、千刀万剐的痛苦,是说也说不尽的!

  光目听了,为母亲及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而流下眼泪,光目对空发下广大的誓愿:愿我的母亲永离地狱的苦报!十三岁往生后,不再受恶道之苦。十方诸佛菩萨,请慈悲倾听我为母亲所发的广大誓言:

  如果母亲可以永离三涂恶道及下贱人的果报,并且永远不再投生为女人受种种的苦楚,愿我尽于未来百千万亿劫,誓愿救拔所有世界地狱、畜生、饿鬼道中的众生,令他们脱离如是恶道,直到成佛为止,我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此时,空中传来清净莲花目如来的法音:光目,你的大孝心及大慈悲心真是难能可贵啊!你能为母亲发下如是广大的誓愿,所以她此生于十三岁舍报后,将投生为守志奉道的修行人,长命百岁,之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更是绵长难计,最后亦将成就佛道,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佛陀告诉定自在王说:当时的罗汉即是后来的无尽意菩萨,光目的母亲为解脱菩萨,而发下广大誓愿的光目,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从久远以前,即不断发起广大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黄檗禅师:大孝度母

佛教的孝道故事之黄檗禅师大孝度母

  黄檗希运禅师,福建人,在江西出家,受法于百丈怀海禅师,但也在安徽南泉禅师处得到印证。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因此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从未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却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她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得失明了。因为想念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每日招待过往的云水僧,还亲自将人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这其中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儿子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黄檗禅师三十年参禅行脚,足迹遍天下,就是不曾回到故乡。五十岁时,他在一次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地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三十年的光阴,孩子的声音变了,母亲不再听得出来;母亲的容颜变了,额上布满了沟沟壑壑。黄檗禅师望着近在咫尺满头白发的母亲,几乎不忍再看。老妇人低头替黄檗禅师洗脚,耳里听黄檗禅师讲道,手上毫不怠慢,一下一下沾水摸索,细心地把黄檗禅师的脚洗得干干净净。

  当母亲为黄檗禅师洗好了右脚,让他把左脚换过来的时候,黄檗禅师赶紧把左脚藏起来,说:阿弥陀佛!贫僧左脚带伤,碰不得水,施主好意,贫僧心领了。

\

  老妇人愣了一下,没说什么,摸索着端起水盆,正要起身去倒,像是想起了什么,望空怔视了一会儿,摇摇头,蹒跚着出去了。

  黄檗禅师望着一跛一拐走进来的老妇人,心一紧,依旧放平了声音说:善女人!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人子出家,不是舍弃父母,而是对父母真正的孝爱,因为要与父母永生相守

  佛陀出家,离开了父母,并不是舍弃父母。因为人子尽孝,孝有大小:衣食奉养是小孝;光宗耀祖不过中孝;而超拔父母永生,乃是大孝黄檗禅师娓娓地向母亲讲述着。

  黄檗禅师接连两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黄檗禅师走后,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母亲听后几近疯狂似的叫道:难怪声音像我儿!说着就拼命地追出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情急地跳到河里,不幸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船上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心起,即刻乘船返回,把母亲的尸体背上河岸,亲自捡木头,堆有一人高,然后把母亲的尸体放在木堆上。

  此时,全村庄的人都围过来,对黄檗禅师的举动疑惑不解。黄檗禅师沉重而庄严地举火点燃木堆,火焰顿时腾空燃起。他站立在旁边,双手合十,仰对虚空,高声唱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话音刚落,在熊熊的火焰当中,顿时显出一位天女,端庄秀丽,随着火焰之光徐徐上升。天女临别之前向黄檗禅师开口道:孩儿啊!很感激你超度母亲升天,你为了成就道业,为了众生,割舍母子亲情,母亲现在才恍然彻悟,承蒙孩儿的慈悲超度,母亲今可升天受乐,就此禀白,后会有期!天女说完,冉冉升天,不久没于虚空。

  黄檗禅师随即说偈曰: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围观的村民看到这情况,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目犍连:救母脱离饿鬼道

佛教的孝道故事之目犍连救母脱离饿鬼道

  佛在世时,弟子大目犍连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母亲死后就出家,精进地修行,后来证阿罗汉果,获得六神通(天眼、天耳、宿命、神足、他心、漏尽通),以神通见到母亲死后生饿鬼道中,饿渴无食,目连拿著饭菜要去给她吃,哪知道饭菜到口边就化为猛火。神通毕竟是无法转变业力,目犍连痛哭回去,把这件事告诉释迦佛。

  佛说:你的母亲生前罪业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改变她的业报的,一定要藉十方出家众的威神功德力才有办法。你应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是僧众结夏安居圆满、解夏的一天。这天每个人都任由他人检举自己的过失,以便忏悔及改进。三个月结夏下来,纵不禅定解脱,断惑证果,仍可灭罪增福,佛当然欣慰,所以这一天叫佛欢喜日,又叫僧自恣日你为你的母亲设盂兰盆(此云救倒悬盆。此盆盛装供佛僧食物及用品以救亲魂沉暗道,载饥且渴,命似倒悬也)斋会,供养佛僧,才能救拔你的母亲啊。

  目连于是依照佛所教的方法敬设斋会。他的母亲就在那天脱离饿鬼道,而且转增福报,生于天上享受福乐。也因此盂兰盆胜会,得以流传万世。

  赞语:父母生前孝养他们,死后以礼埋葬他们,这是小孝;在生时让父母欢乐,父母死后能让父母的大名流芳于世,这是大孝;在生时能引导父母信佛,死后能超度他们的魂灵,这才是大孝中的大孝啊!目犍连这样,当得起大孝中的大孝了。

道纪法师:母必亲供

  南朝齐朝邺下道纪法师,修习成实宗,著有金藏论七卷。在邺城东郊讲经,每次去讲经都挑著他的母亲和经典、佛像等等。告诉人家说:我要亲自供养母亲,因为这个供养功德和供养登地菩萨一样。他母亲的衣服、饮食、大小便都自己亲自为母料理,从不麻烦他人。有人要帮他忙,就拒绝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您的母亲啊;我们人的肢体,只不过是四大的假合,因为它才有许多累赘和痛苦,我也不例外。有身体就有痛苦,就让我来辛苦吧,何必劳动别人呢?当时无论在家出家人,听了大都受到感化。

法云法师:居丧不食

  南北朝梁朝杨都光宅寺法云法师,阳羡(江苏宜兴县)人,七岁出家,拜庄严寺宝亮法师为师,长得英俊清秀,才华出众。曾在妙音寺开讲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很多学人从四方聚集来听。云法师性至孝,服侍父母很殷勤。有一天母亲逝世了,悲哀过度,好几天没吃东西,瘦得不成人形。

  旻法师告诉他:圣人制订礼节规矩,贤能的人要压低理想去迁就合礼,不贤能的人就要勉强向上追进了。(跂同企,企望的意思。)儒家尚且有哀伤不得致命的规定(礼记丧服四制: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何况佛有至理名言说要报父母生养的大恩,浅近的就要竭力侍奉,博得父母的欢欣,长远的更要启发他们发菩提心,把他们的神识引入正法。你应该从长远的一方面去著想,使她得以超度,怎能像一般世俗浅见之辈一样,一昧地悲哀绝食呢?云法师听了这些话后,才吃点稀饭。

  赞道:曾子死了母亲,七天都不吃东西,也不喝水,像云法师死了母亲,守丧绝食,曾子也比不上啊!有人说:佛教徒都不顾自己的父母,这句话能算对吗?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