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标题

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

来源:楞严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08-30 09:13:56
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就是:  1、人道的修行方法。  而守持「五戒」首重「不杀生戒」,不杀生的范围,包括「人类、动物能够见闻到的一切有意识的生物都不能随意杀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杀生,无论该杀、不该杀,无论为了生计而杀,为了环境而杀,只要是杀生,未来一定会有杀业果报。这里只谈「杀业果报」,暂时不论该杀、不该杀?毕竟投
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就是:

  1、人道的修行方法。

\

  2、天道的修行方法。

  3、声闻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

  4、缘觉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

  5、菩萨行者的修行方法。

1、佛为众生说了些什么法?

  答:综合大、小乘经典所载,佛在世时,随有情众生各各根器差别,而宣说了五乘佛法,当知「乘」就是道路、船、车的譬喻,亦即是运载之意。「五乘」就是指五种由浅入深逐步运载学佛之人踏上成佛之道的修行之法。换句话说,成佛之法,就是由修持五种由浅入深的修行方法而成就。五乘,即是:

  (1)人乘-投生人道的方法,以三皈五戒为基础。

  (2)天乘-转生为三界天人的方法,以十善业及四禅八定为根本。

  (3)声闻乘-超脱三界天(即六道轮回),了脱生死的方法,以(苦、集、灭、道)四圣谛为入门。

  (4)缘觉乘-成为缘觉圣者(辟支佛)的方法,以觉悟十二因缘法为基础。什么是十二因缘法?(后续自明)

  (5)菩萨乘-修成菩萨的方法,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道智慧)六度波罗蜜为基础。

2、略说「五乘佛法」的修行内容

  (1)什么是「人乘」的修行内容?

  甲、不杀生戒的学习意义

  要认识「人乘」的修行方法,就要先了解三皈五戒的意义。三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的深入学习意义,请阅读本网刊登的「佛教『学戒的意义』」之单元,本单元也会陆续说明「五戒」的学习意义。而学习守持「五戒」的修行内容,就是使你来世获得「人身」的唯一方法,一个佛教徒虽然已经皈依佛教,领有皈依证,但是如果不守持五戒,等于没有皈依。因为皈依等同持戒,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意义,就是代表你从今天开始愿意去恶为善、洗头换面,发心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德行,学习佛、法、僧三宝的德行,而学习佛、法、僧三宝德行的第一步,就是实践学习守持「五戒」的修行意义,如果不能立刻「五戒」完成守持,可以发心一条一条慢慢去守持,虽然发心一条一条慢慢去守持,但是首先要明白「五戒」的修行内容,这样你在日常生活中对行为的准则,就会有一个依循的方向,可以慢慢调整你的行为举止合于正道,合于佛教所说「因缘果报」的正道,才能在来世保住人身继续学佛。

\

  而守持「五戒」首重「不杀生戒」,不杀生的范围,包括「人类、动物能够见闻到的一切有意识的生物都不能随意杀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杀生,无论该杀、不该杀,无论为了生计而杀,为了环境而杀,只要是杀生,未来一定会有杀业果报。这里只谈「杀业果报」,暂时不论该杀、不该杀?毕竟投生在这个大染缸的裟婆世界里,杀生是避免不了的,学习不杀生戒的目的,是尽量避免杀生,而不能完全做到不杀生,如登革热流行时,蚊子叮咬你,你打不打它?这是生存在这个大自然环境里不可避免的杀业,也是人类与恶道众生的「共业」聚合而使然,但是只要是杀业,未来世中一定会有果报,只是报应早与迟的问题!这也是人类与恶道众生宿世与今世再缠结的恶业未来不可避免的必将呈报「冤冤相报」无有尽期的「恶性循环果报」的遗憾!所以现在学习「不杀生戒」,是希望将杀生的行为降到最低点,那么于你临终之时,就比较容易承接到「善道的业轨,业缘」,,于未来世中比较有机会再皈依佛教、再学佛,而且于未来世中学佛时,就会减少许多「宿世所造下的杀业眷属冤冤相报的情形出现」,而障碍自己往佛道前进,甚至减低经常在冤冤相报中失去人身的危机!?

  有关初学之人对「不杀生戒」的详细学习内容,本单元也会陆续说明。

  乙、不邪淫的学习意义

  再略说什么是不邪淫?只要是「合法夫妻」以外的「男女淫欲行为」,都称之为「邪淫」。那么现在的许多男女都没有正式结婚,只是同居在一起,算不算是「邪淫」?严格说起来,当然算「邪淫」!又如在古代的帝王皆是「一夫多妻制」,算不算是「邪淫」?又现代有国家默许「一夫多妻制」,算不算是「合法夫妻」?如果是「合法夫妻」,算不算是「邪淫」?又现在于世界各国极少数的家庭也出现「一夫多妻制」,算不算是「邪淫」?当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牵涉到伦理的一面、社会认不认同的问题?第三者的破坏家庭合协的问题、现世因缘果报多方面纠缠不清而产生的对感情、对财产、对人事、对房地产、对家庭纠纷、对遗产等争夺、斗争、敌对、报复、瞋斗、诉讼、明争暗斗、甚至夺财害命、恩将仇报等大问题与延续到未来世中多方面的因缘果报纠缠不清、冤冤相报、无法化解、无有了期的严重果报问题!?所以佛经上称之为「邪淫」!意思是说,这种不是正式合法夫妻「一夫一妻制」以外的「多夫」或「多妻」的行为,会产生因「男女之间」「互相占有」而形成的不可收拾的感情纠纷、破坏、结怨、敌对、报仇、杀害问题、伤害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而带给社会价值观负面影响的大问题、乃至增加堕胎的问题!因为会带来不好的现世因果,命终之时堕落鬼道或者畜生道,甚至地狱道,乃至来世必定产生无有尽期的邪恶的因缘果报的纠葛不清、互相结怨、敌对、报仇、杀害的严重问题,所以统称之为「邪淫」!如此说来,不论未来世界各国对「夫妻制」的认同内容为何,只要是「一夫一妻制」以外的牵涉到现世因缘果报多方面纠缠不清而产生的对感情、对财产、对人事、对房地产、对家庭纠纷、对遗产等争夺、斗争、敌对、妒害、报复、瞋斗、诉讼、明争暗斗、甚至夺财害命、恩将仇报、暗杀致死等问题与延续到未来世中多方面的因缘果报纠缠不清、冤冤相报、无法化解、无有了期的严重果报问题!都称之为「邪淫」!

  丙、不偷盗的学习意义

  凡是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私自拿取他人的物品,离开本位,任自己享用,这就是最初以人为本的私心偷盗行为。我们可以看到,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彼此认识的没有经过他人的同意小小的偷窃行为,导致俩人失和、争吵,友情变质,颜面扫地,甚至从小小的偷窃行为,养成惯窃,常常偷窃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生计造成困难,制造社会问题!再则强夺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当然更是严重,不仅令他人因失去财物,忧心忡忡,生活困顿,瞋恨盗取之人,更造成社会问题,还要接受法律制裁,所以不偷盗戒的守持是很重要的。

  当知只要经常有: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私自拿取他人的物品,认为没有关系的小小私心的偷窃行为存在,就已经养成不尊重别人、任性、随便、不正直、不光明正大的不好个性!如果现在已经开始学佛,这种个性,当然要改,在学佛的道路上,就是要将自己不好的心性,改变成有智慧、有觉性、有觉察力、有观照力、有静定力,又不失慈悲、祥和、光明、正直的柔和心性,才能在今世的人生旅途上与学佛道路上以及来世的学佛道路上走得安稳、走得没有障碍!所以初入佛门,就要守持「不偷盗戒」,养成尊重别人、正直、光明正大的良好个性,凡是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要私自拿取他人的物品享用,这就是学习来世保住人身再学佛的必备要素之一!

  丁、不妄语的学习意义

  如果你心怀鬼胎,隐瞒实情,口出假言,知道的说不知道,不知道的说知道;看见了说没有看见,没有看见说看见了;听到的话说没有听到,没有听到的话说听到了,因为你的「妄语」,而造成对方的伤害,甚至以一言之失,令人痛苦莫名、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就叫做犯下「大妄语罪」。现在已经学佛,就要朝向言谈举止合于理法、合于正道、合于佛法的道路前进,才能称之为名副其实的皈依佛教的佛弟子。

  戊、不饮酒戒的学习意义

  因为凡夫在酒醉之后,往往会犯下失言、误事、偷盗、杀人、奸淫等重大过失,导致现世之中经常心智昏沉,不能学佛,来世又失去人身,所以佛制戒说,凡是已经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都不得饮酒,以免为自己制造酒醉之后失言、误事、偷盗、杀人、奸淫等重大过失,来世丧失人身,后悔莫及!而不饮酒戒也有开缘的时候,详见「戒经」所说。

  以上是五戒的略说,五戒的深入学习内容,请阅读本网刊登的「佛教『学戒的意义』之单元」。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最新文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